缩略图

面向绿色生产的印刷工艺流程再造与计价逻辑优化研究

作者

雷美云

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目前,印刷业正处于绿色转型需要的持续改造制造过程和价格体系,需要一以贯之地改造制造过程和价格体系,寻求全面提升的机遇。本文聚焦面向绿色生产的印刷工艺流程再造与计价逻辑优化,即对绿色材料与环保油墨的替代、对制造技术资源节能减排应用设计,更强调信息科技管理对制造过程重构提供的平台性支撑,以及如何把绿色环保属性引入到价格构成之中,进一步完善绿色加工适应性强的成本方法,全过程质量经济效益联动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生产;印刷工艺;计价优化

引言

“双碳””战略的持续深入对印刷行业要求其向绿色低碳生产的方式转变。传统的印刷生产物质、方式和设备等方面消耗的能源及对环境的影响较多,难以满足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将更加环保的原料替代、更新节能减排的设备及利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改变印刷生产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节能提高效率。将绿色环境纳入计价逻辑规则,也能增强企业内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本文在考虑印刷行业的现状下,对绿色加工和定价系统的优化进行探究。

一、印刷行业绿色生产的价值

作为一种高耗能、资源型的行业,印刷业在纸张、油墨、能源方面长期对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执行绿色生产的措施,即应用绿色原料、节能、减排能有效地减少有毒废物和废料的产生,推动能源的再次利用,做到减少污染的目的。符合“双碳”政策,满足人们需求不断提高的绿色环保产品,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占优势,打造自身良好口碑。将环保的意识渗透到整个印刷过程之中,是社会赋予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并是今后永续经营的重要方式,未来将成为印刷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二、面向绿色生产的印刷工艺流程再造路径

(一)绿色材料与环保油墨的工艺再造路径

采用环保油墨与绿色材料是印刷工艺绿色再造的重要环节,可以大幅度减少其污染。在选材时可以优先考虑选用水基油墨、植物油墨等可循环且无毒溶剂的溶剂型产品和利用无溶剂胶印或数字印刷进一步减少VOCs排放量。如一家包装印刷企业采用水性油墨配合无醇润版液的工艺在彩盒生产线上,从而减少了80%左右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同时又能确保质量的稳定和工作安全性。这种绿色油墨替代与优化工艺共同进行的绿色生产技术措施,为绿色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绿色材料产业发展。

(二)节能减排型设备流程优化路径

节能减排型设备的引入能够显著改善印刷能效,降低碳排放水平。企业优化配置时选择运用新技术如变频控制、智能热能回收和LED固化设备等新技术。例如某杂志印刷厂所用的胶印机进行了技术改进,增加LED固化装置代替UV固化灯泡,耗能减少在40%以上,而且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晾干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工时效率。结合变速空气传输系统及余热回收,可大幅度降低工厂能源耗费。结合这些绿色与高效的装备及生产计划等,印刷企业可以在维持生产量的情况下达到节能、环保、经济的效果,建立绿色、高效的生产模式。

(三)信息化协同管理推动的流程重构路径

信息化系统可将绿色理念贯穿印刷全流程,推动工艺流程优化。利用ERP、MES等将生产计划、设备运行、能耗、材料管理协同进行融合,并可实现对生产计划和参数的精确调度、对环境指标的可视化管理。比如,某书刊印刷企业利用MES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能耗、用料等数据,再结合工艺优化模块自动优化生产参数,保障机器处于最佳效率区间运转,降低损耗、减少温室气体排量。同时,记录产品材料溯源和绿色标志,帮助企业实现向消费者公开绿色信息。

三、面向绿色生产的印刷计价逻辑优化策略

(一)环保要素融入计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想要令环境保护投入得到足够的重视,印刷企业必须综合考量并将绿色制造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定价策略中。以某儿童绘本印刷企业为例,该企业将使用水性环保油墨的额外费用与绿色产品认证的费用体现在每册书的价格当中。同时他们会公开自己实施的环保追踪并加以宣传,获得了家长和小朋友的大力支持。这样不但彰显了绿色价值,而且增强了品牌价值。把环保因素融合到价格测算中可帮助企业顺利转嫁绿色生产的成本,变成盈利点和增值点,最终实现绿色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二)绿色工艺适配性成本核算的优化策略

由于绿色印刷技术的引入,往往涉及现有设施的改造更新、产品的选择,因而需要对绿色生产的真正成本进行计算。某杂志印刷厂引入LED固化系统,新的设施投入、员工培训,按年份进行设备折旧的分摊、核算节电的经济效益、低耗废物减少带来的效益,建立了全方位的绿色弹性成本表。这种方法能够准确显示绿色生产成本的真实投入及其具体投入,使企业高层及消费者了解到绿色转移的经济效益,以便其做出对未来改进技术、方法的决策,便于在向政府申请绿色补贴时证明其成本的合理性,因而可以推广借鉴。

(三)全过程质量与经济效益联动的优化策略

绿色生产不仅要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还需考虑产品质量带来的收益。某教材印刷厂采用了环保油墨和高效烘干设备后,把检验和能效度数纳入了同一MES中,且能以和它的绿色要求相关联的每个程序与产品合格率相结合,一旦发现了碳排放或能量消耗的任何不寻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去找寻造成生产力下降的可能原因。他们采用了一种以质量为基础的绩效联合评分方法,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成本,还能大大降低重做所产生的损失并提高交货效率,使得其能以高质量产品的形式实现可观的经济成果,增强绿色生产的持续竞争力。

结语:印刷行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再造绿色材料、升级节能减排设备以及推动信息化协同管理,可显著削减碳足迹、降低资源浪费并优化产能利用率。优化印刷计价逻辑,将生态指标融入成本核算框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持续进行环保升级,强化绿色价值创造能力。展望未来,印刷企业需要不断健全环保生产规范体系,主动应用智能管理手段,建立生态效益与经营效益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产业在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双重目标下的协调推进。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绿色印刷 保护环境 爱护健康[J].时事:初中版, 2021(2):1-2.

[2]戴智虹,王涵,刘粮,等.环保UV逆向胶印替代丝网印刷工艺的应用分析[J].包装工程, 2023(S2):45-49.

[3]胡桂绵.首个绿色印刷材料行业标准出台充实完善绿色印刷标准体系[J].中国印刷, 2021, 000(002):P.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