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探索
王海虹
河北省广播电视大学承德地区分校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工作站 068450
摘要: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需要教育工作者调整工作策略,最大化发挥教育工作的价值。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产教融合这一客观背景分析了科学优化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从教育节点、思想认识、职业实践多个角度探索工作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质量,促进中职生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路径
引言:中职阶段开展的教育工作以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目标,从中职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中职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情况无法满足社会长期发展需求。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育工作者应当在中职教育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中职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能力特长,结合个人优点合理选择未来职业,改善就业情况,向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中职院校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致力于挖掘学生能力闪光点,使学生明确自身能力特长,结合兴趣爱好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基于此,学生在受教育阶段确立目标,经过深入学习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可以根据学生发展情况确定个性化职业方案,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站稳脚跟。分析中职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案例时可以发现,当前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果,有效培养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得以在职业生涯中发挥个人价值。然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仍存在许多有待提升和优化的部分,值得教育工作者投入时间和精力,不断完善中职教育体系,培养人才。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一)逐层递进深入开展
中职教育设计了不同教育节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夯实专业基础,为后续教育工作和学生个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基于此,教师需要围绕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案,重视学生参与程度,引导其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丰富职业认知。为了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教师可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重要内容,合理设计不同学期及学年的教育工作细节。
例如,学生刚刚入学时,教师需要在学科授课活动正式开始前组织一次讲座,重点介绍各个专业的行业发展前景,明确学生在完成中职阶段教育后可以从事的行业,并简单说明主要岗位的职业要求,使学生对职业生涯和产业特点形成基本印象,在大致了解实际情况后合理安排在校学习行为。毕业前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更为具体,细化不同职业发展方向,深入介绍行业发展和从业要求,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职业匹配度,从而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方案,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二)关注思想意识发展
学生思想意识提升程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当学生的主动性较强时,将会更加愿意深入分析教师给出的资料信息,从中找出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方向。反之,学生配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愿度较低,则无法深入理解行业发展现状,不能抓住机遇获得自我提升与飞跃,影响个人发展。此时,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拓展视野,深化自我认知,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
例如,古人相信勤能补拙,认为君子应当勤奋耕耘,为达成人生目标不懈努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广泛学习,以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核心开展知识技能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将“劳动兴国”理念落实到个人发展过程中,向着职业发展目标不断前进。产教融合背景下,可以强调“知行合一”思想,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在实践中强化个人感受,塑造职业理念,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
(三)落实职业教育实践
理论渗透和知识讲解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向学生深入介绍行业发展情况,综合近年来行业发展数据预测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将枯燥单一的数据信息转化为更加直观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做出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决定。结合职业院校的教育特点,教师可以与当地企业、政府部门、创新创业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为中职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深度参与到行业发展和岗位工作中,获得经验,进而调整职业方向,找准发展道路。
例如,中职院校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当地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根据自身教学实力、学生素质水平、专业教学范围等确定了合适的合作单位。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需求出发,教师可以在学生毕业前安排企业实习,借助企业的行业资源向学生渗透职业思想,使其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有着全面了解,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找出更加适合个人特点的职业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以监督和辅助的方式观察学生行为,在实习结束后给出更加系统、综合的职业规划意见。
结论:综上所述,教育工作者在中职教育阶段围绕中职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时,应当关注不同教育节点的特点,以分层教育、层层递进的形式,逐步夯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完善、全面、先进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职业观念,结合教育实践深化价值理念,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在综合视角下推动职业生涯教育高质量开展,为社会建设提供力量。
参考文献:
[1]徐一源,崔景贵.近十年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进展[J].机械职业教育,2023,(05):25-29.
[2]庄红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作家天地,2024,(1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