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作者

秦守波

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镇综合服务中心134506

引言

档案作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凭证与知识资源,是社会治理与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数据呈现出体量大、类型多、变化快、价值密度低等特征,这对传统以静态存储与被动查阅为核心的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在“智慧政务”“数字治理”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档案管理亟需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从“文档管理”向“数据治理”转型,从而提高信息挖掘深度、管理精度与服务广度。本文以档案资源管理、数据处理技术、服务模式变革为切入点,分析大数据与档案管理融合的具体路径,并提出面向未来的发展建议。

一、大数据驱动下档案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一)档案信息采集方式的智能化转型

传统档案采集多依赖人工归档、纸质转电子等方式,效率低、误差高、更新滞后。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可通过物联网感知终端、自动化办公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与实时归档。如通过与业务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在生成端同步分类归档,提升信息采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同时,利用OCR 文字识别、语音转文本、图像结构分析等技术,将非结构化资料高效转换为可用数据,大幅提升档案数据处理效率。

(二)档案分类与存储模式的结构化调整

大数据环境中,档案内容复杂、格式多样,传统按照机构、时间等维度的分类方式已难满足查询与管理需求。借助数据标签、语义关联与元数据管理技术,可建立多维度交叉分类体系,实现内容驱动与关系驱动的融合管理逻辑。此外,档案存储方式由集中式向分布式演进,结合云存储与边缘计算实现存储资源优化配置与访问效率提升,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与扩展性。

(三)档案资源整合能力的系统化提升

跨部门、跨平台的数据孤岛问题长期制约档案资源的系统整合。基于大数据平台,可建立统一的档案资源数据中台,打通业务系统、文件系统、数据中心等不同来源的信息通道,实现档案资源的全面集成与动态更新。数据中台还可通过ETL 流程标准化处理流程,提升数据整合的一致性与可追溯性,为后续利用分析提供数据保障,推动形成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管理思维。

二、大数据推动档案管理技术体系的演进路径(一)档案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引入

传统档案主要作为凭证材料被动储存与调阅 大数据赋能下的档 统需具备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功能。通过构建文本挖掘、关联分析、图谱构建等技 特征、识别信息关联,实现从“存档”向“用档”的跃迁。如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用于 容重组,便于信息快速检索与价值提炼,提升档案利用率。

(二)基于大数据的档案安全与权限管理机制

信息安全是档案管理的底线。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流通速度快、共享广度高,档案系统更易遭遇篡改、泄露、非法访问等风险。应构建基于角色的权限分级制度,结合区块链技术记录访问行为,保障数据可追踪、防篡改。引入数据脱敏、动态加密等措施,确保在档案服务开放的同时不泄露敏感信息,构建安全、可信的档案管理生态系统。

(三)智能化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大数据驱动下,档案管理正逐步由“人工登记—系统录入—定向查询”向“智能识别—自动归档—多维检索”升级。通过建设智能化档案平台,系统可自动识别文件内容、生成标签、推荐分类,用户可基于关键词、语义、事件等维度进行精准查询与动态分析。结合AI 客服与语音交互功能,平台可实现智能问答、自动导航等服务,提高用户体验与服务响应效率。

三、大数据背景下档案服务功能的拓展路径(一)面向多元用户的精准化服务模式构建

随着档案使用群体的多样化,服务方式需从“统一供给”转向“按需分发”。借助用户画像与行为分析技术,系统可识别用户偏好与使用场景,实现个性化服务推送。例如,对于科研用户提供批量数据导出与专题图表生成,对于政务用户提供法规匹配与数据预测功能,推动档案服务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供给升级。

(二)服务场景的泛在化与即时响应机制形成

大数据环境下的档案服务应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构建“随时访问、即时响应”的服务机制。可将服务端口嵌入政务APP、微信小程序、智慧办公平台,实现多终端、跨平台信息获取。同时,结合AI 算法设定智能提醒、异常识别与趋势预警功能,使档案服务具备“预测—响应—干预”的主动管理能力,满足用户在移动化、碎片化条件下的高效访问需求。

(三)基于数据价值的档案资源再利用机制创新

档案不仅是历史记录,更是数据资产与知识资源。在大数据支持下,应推动档案由“信息孤岛”向“知识共享”转型。通过构建档案知识图谱、数据资产目录与可视化分析平台,使档案信息在科研、决策、教育等领域实现价值放大。如通过典型案例挖掘历史经验、通过趋势分析辅助政策评估,拓展档案信息在现实治理中的应用场景。

结论

大数据技术为档案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更高的变革要求。面对数据类型多样、用户需求多元与安全风险并存的复杂局面,档案管理 能技术为驱动,以服务效能为导向,构建起兼具系统性、开放性与安全性的档案管理新体系。未来发展应更 重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推动大数据技术与档案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档案从被动保存到主动服务、从静态记录到动态治理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 马银花,陈旭.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会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与优化路径[J].山西档案,2025(3):148-150+154.

[2] 李昕彤.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模式变化研究[J].信息产业报道,2025(4):0107-0109.

[3] 刘雨萌.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的企业档案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新潮电子,2025(10):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