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谢星婷

通山县杨芳林乡郭城小学 437623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不只是学生日常交流的基础,更是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实现个人发展的关键技能。可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常常被边缘化。课时安排少,教学资源匮乏,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终身学习,这就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得做出改变。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详细阐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前言:教育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核心素养成了教育发展的关键导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里相当重要的部分,肩负着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沟通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重任。不过,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调,评价体系片面,学生能力很难得到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所以,教师应深入研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给学生搭建更合适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口语交际里提升核心素养,为以后全面发展把基础打牢。

一、情境浸润:于生活场景中唤醒口语表达欲望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在真实情境里运用语言解决问题、交流思想,这就要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得构建贴合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又有感染力的场景里,自然而然地产生表达的冲动。当学生置身于和自己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时,他们会更主动地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储备,积极地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这种基于生活情境的教学,能让口语交际训练更有实效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方式,提升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比如,在开展“图书借阅公约”口语交际课时,教师就可以一开始在教室一角精心布置“班级图书角”,书架上摆满适合小学生读的各类书籍。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看,这就是咱们班级的图书角,以后大家都能在这儿借书看。可这么多书,要是借阅没有规则,那问题可就多了。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会把书弄脏弄破,有的同学可能很久都不还书,这样其他同学就没法看了。现在,咱们一起制定一个图书借阅公约,让借阅变得有序又愉快。”教师这么一引导,学生们就能意识到制定公约的必要性。然后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借阅时间、借阅数量、爱护书籍等方面交流。讨论时,教师在各个小组间穿梭,认真听学生发言,适时引导鼓励。比如有个小组讨论借阅时间时起了分歧,有的同学觉得能随时借阅,有的同学则认为该规定固定时间。教师就引导学生思考:“要是随时都能借书,图书管理员不得忙坏啦?而且大家上课时来借书,不影响学习吗?”经过引导,学生们慢慢达成共识,制定合理的借阅时间。通过这样的情境浸润,学生们在真实生活场景里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口语表达欲望能够被充分激发,还能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1]。

二、角色代入:在多元角色体验中提升交际能力

核心素养特别看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不同角色在交际里,职责、语言风格还有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让学生代入角色,去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语言特点,能帮助他们把交际视野打开,让交际经验更丰富,这样在不同情境下的交际能力也就能得到提升。角色代入的时候,学生要好好揣摩角色的设定,用合适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把角色展现出来。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语言感知力、表现力和应变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就说“名字里的故事”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先带着学生分享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来历,让学生对名字背后的故事有个大概的认识。接着,创设“名字故事分享会”的情境,并给学生分配不同角色,有讲述者、倾听者、提问者和点评者。活动开始前,教师把每个角色的职责和要求都跟学生说明白,讲述者要把名字里的故事讲得清楚又生动;倾听者要认真听,不随便打断,用眼神和表情给讲述者回应;提问者要针对讲述内容提有价值的问题;点评者要对讲述者的表现评价,像语言表达、内容全不全面这些方面都得考虑到。通过这样的角色代入活动,学生们在不同角色体验里,口语表达、倾听、提问和评价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交际能力有了全面提升[2]。

三、评价驱动:借多元反馈机制促进口语持续发展

对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价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让他们有动力去提升口语能力。核心素养下的口语交际评价,要注重多元化。不能只看学生语言表达的结果,还得关注他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表现,像态度、方法、思维这些方面。而且,评价主体也得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都要包含,这样学生就能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去改进。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小组讨论的时候,让每个小组选一名记录员,把小组成员发言的要点记下来。讨论结束,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汇报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清不清楚、观点独不独特、合作默契不默契这些方面去评价。接着,让学生自评,说说自己在这次讨论和汇报里的表现。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既肯定各小组的优点,像思维活跃、合作有序这些,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加强倾听、提高表达的逻辑性。通过这样的多元评价方式,学生们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这样在后续学习中就能不断提升口语能力。

总结:总体而言,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以情境浸润为突破口,构建贴合生活的场景,把学生内心口语表达的欲望唤醒,让他们主动去交流;运用角色代入法,让学生在多元角色体验中,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言风格和交际方式,拓宽交际视野、丰富交际经验。同时,借助评价驱动,采用教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反馈机制,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自身口语水平。这几个维度的策略一起发力,能为学生口语能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其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寅东,刘正江.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立场表达与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5,(15):75-80.

[2]张宁.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5,(S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