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新模式

作者

邹妍

高州市第八小学 525200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成为关键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新模式应运而生,它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对提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1. 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新模式概述

1.1 核心素养内涵解析

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多个维度的能力和品质,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关键素养。对于音乐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方面。审美感知作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方面,强调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的感知。艺术表现则注重学生在演唱、演奏、创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发展。文化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不同音乐文化的内涵、背景和价值。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2“大单元”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表面上看,它与教材中的教学单元相似,都包含一系列的课堂教学以及唱、奏、听、动、创等多种音乐活动。然而,“大单元教学”在内容组织上具有更严密的逻辑性。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大的学习任务,将初步感知、深入理解、拓展提高等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在这种模式下,每个环节中的音乐活动都紧密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设置。例如在湘版小学音乐五年级单元《阿里郎》的教唱课《嗯嘿呀》这个单元中,传统教学可能将各环节分开,而“大单元教学”则将欣赏歌曲《道拉基》、《阿里郎》和学唱歌曲《嗯嘿呀》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把整个单元当作一个整体的学习任务来设计教学。

2. “大单元”教学新模式构建策略

2.1 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在“大单元”教学新模式下,教学目标整合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将单元内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考量。以湘版小学音乐五年级《阿里郎》单元为例,不能仅仅将学唱《嗯嘿呀》、欣赏《道拉基》和《阿里郎》作为孤立的教学目标,而是要将感受体验朝鲜族音乐文化,特别是从歌曲中感受体验“安旦长短”节奏,从体验“长短”节奏韵律中了解朝鲜族音乐的精髓等目标进行整合。教师要明确在整个单元教学中,每个教学活动如何共同指向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这一总体目标,使教学目标既有明确的分层,又能形成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对音乐知识和文化的全面理解。

2.2 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有效的教学内容组织是“大单元”教学新模式的关键。在音乐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按课划分教学内容的方式。比如在《阿里郎》单元教学时,要将单元内的歌曲欣赏、学唱等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不仅仅是简单的顺序调整,而是依据音乐文化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学习规律。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朝鲜族人民的民俗风情入手,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朝鲜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引导学生探索朝鲜语言的声韵特点,因为朝鲜音乐的长短节奏型的产生与其生活语言的音节的节奏组合有直接密切的关系。然后再引入音乐中的“长短”节奏韵律的学习,从“安旦长短”节奏韵律中感受朝鲜族劳动号子歌曲的情绪,最后进行歌曲的学唱和欣赏,这样的组织方式让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文化。

2.3 教学评价设计策略

教学评价在“大单元”教学新模式中起着导向和反馈的作用。对于音乐课程而言,评价设计要全面且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既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如对“安旦长短”节奏的把握,歌曲的演唱水平等,也要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方式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形式。通过学生对朝鲜族音乐文化的阐述来评价其文化理解程度;让学生互相评价演唱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发展。同时,评价要贯穿整个“大单元”教学过程,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3. “大单元”教学新模式实施效果与展望

3.1 对学生能力提升的效果

“大单元”教学新模式对学生能力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在音乐学习方面,以湘版小学音乐五年级《阿里郎》单元为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得到增强。在感受体验朝鲜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他们对音乐的节奏、旋律等要素的敏感度提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学习“安旦长短”节奏时,学生不再是孤立地记忆节奏型,而是在整体的音乐文化背景下理解其意义,从而提升了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同时,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从朝鲜族音乐的学习中了解到音乐与生活语言的关系,拓宽了文化视野。在艺术表现方面,学生在演唱、创作等活动中的表现也更加出色,因为他们在“大单元”教学中获得了更全面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支撑。

3.2 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

“大单元”教学新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音乐教学中,这种模式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整合。以《阿里郎》单元为例,教师需要将欣赏、学唱等内容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对朝鲜族音乐文化有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有序。同时,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设计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种教学模式还能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促使教师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3.3 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展望未来,“大单元”教学新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音乐教学领域,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发展,“大单元”教学将更加注重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不同音乐文化的情境。在教学内容方面,将进一步拓展跨文化的音乐学习,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同时,“大单元”教学模式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进度,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全面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结束语: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新模式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展现出优势。它为教学带来变革,有助于核心素养落地。尽管目前仍面临挑战,但随着研究深入与实践推进,该模式将不断完善,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培养更多具有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芮.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4.

[2] 宁文豪.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思考与实践[J]. 琴童,2024,(01):117-119.

[3]林茂茂.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J].琴童,2023,(1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