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驱动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思维提升的策略
邹妍
高州市第八小学
引言: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等素养意义重大。提升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思维,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因此探索相关策略十分必要。
1. 更新教学理念
1.1 树立核心素养导向观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树立核心素养导向观念是极为关键的。核心素养涵盖了多个方面,如音乐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教师应认识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唱歌技巧或乐理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以音乐感知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让学生在聆听不同风格音乐的过程中,形成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在艺术表现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多种形式来展现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通过文化理解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拓宽音乐视野,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核心素养。
1.2 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对音乐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音乐的机会。例如,在选择教学曲目时,可以适当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受,无论是对某段旋律的喜爱,还是对某种乐器音色的独特体验。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对于节奏感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展示和深入学习节奏相关知识的机会;对于喜爱唱歌的学生,安排更多独唱或合唱的练习等,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融合多元教育思想
融合多元教育思想有助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可以融合跨学科的教育思想,将音乐与语文、美术、历史等学科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某一民族音乐时,可以联系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美术特色等内容,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吸收国际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教师可以借鉴其通过简单的节奏、旋律练习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方法;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注重歌唱教学和民族音乐传承,教师可以从中汲取适合本土教学的元素。多元教育思想的融合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
2. 优化教学方法
2.1 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音乐情境来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一首描绘春天的歌曲时,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与春天相关的装饰,如花朵、绿草的图片等,营造出春天的氛围。同时,教师可以播放鸟鸣声、风声等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田野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2 引入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为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音乐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音乐作品,分享彼此的音乐见解。例如,在学习一首合唱曲目时,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高音部分的练习,有的负责低音部分,然后互相倾听、互相纠正。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音乐作品,拓宽音乐思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在小组交流中,这些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融合,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2.3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借助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音乐资源。例如,通过播放高清的音乐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乐器的演奏方式、乐队的配合等。在线音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欣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音乐制作软件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旋律、添加节奏等,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在线互动等功能,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强化专业发展
3.1 参加专业培训
参加专业培训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专业培训能够让教师接触到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在培训中,教师可以向专家学习,了解音乐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例如,学习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培训还可能包括音乐技能的提升课程,如声乐技巧的提高、乐器演奏能力的加强等。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借鉴他人的成功案例。而且,一些专业培训还会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教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
3.2 开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小学音乐教师不断成长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每堂课后,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思考。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例如,在教授一首歌曲时,是否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同时,思考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比如采用的情境教学法是否真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音乐教育的规律,从而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3 参与教研活动
参与教研活动能够推动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好地传授音乐知识等。通过集思广益,往往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教研活动还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他人优秀教学经验的机会,有的教师可能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有独特的方法,有的教师在乐器教学上有创新的思路,这些都可以为其他教师所借鉴。而且,参与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紧跟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将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核心素养驱动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思维提升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通过更新理念、优化方法和强化专业发展等策略,小学音乐教师能不断提升教学思维,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音乐教学,助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琪儿.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方法——逆向思维在小学音乐大单元唱游课程设计中的运用[J].琴童,2025,(08):152-154.
[2] 谢 莉 莉 . 核 心 素 养 视 域 下 小 学 音 乐 欣 赏 教 学 的 优 化 策 略 [J]. 智力,2025,(05):196-198.
[3]张晶丽.多声思维,提升素养——基于音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多声部教学实践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