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课堂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式研讨

作者

刘金霞

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一小学 112700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用智慧课堂来提升教学效果。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智慧课堂是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运用智慧课堂,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是比较感兴趣的,但由于其思维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理解图形与几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它的直观性、动态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具有抽象性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时会感到比较困难。同时,小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知识也不了解,也无法很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师可以将三角形图片与实物图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实物图进行观察和分析来总结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直观性、灵活性等特点。通过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以及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图片后让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直观性等特点。例如在教学“角”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家中常见的桌子、椅子、墙壁等都是有角的,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角是和我们接触最多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角:如公园里的长椅、马路上的电线杆、教室里墙壁上的小窗等都是有角的。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角后让学生总结出这些角都是和什么地方接触最多的地方?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角都是和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地方接触最多。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可以使小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有更深层次地理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微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借助一些模型来进行教学,但模型毕竟是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来的结论,并不能够完全地反映出图形与几何的本质。同时,模型的制作过程也比较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分析。所以教师在进行图形与几何教学时,要借助微课来进行教学,借助微课来展现出图形与几何中隐藏着的奥秘。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来制作出一些生动、有趣、形象的微课视频,通过视频来将图形与几何中的奥秘展示出来。例如在进行“三角形”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动画的形式来展现出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在观看动画时可以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个三角形模型,将其固定在桌子上,然后利用手机或电脑播放出三角形模型的图片。可以看到学生在观看图片后就可以轻易地将三角形模型与自身建立联系起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模型中都有哪些要素?”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出一个三角形模型,当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这一模型。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我们通过观察三角形模型,可以发现它具有哪些要素?”教师通过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过后就会发现三角形中都有哪些要素。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三角形模型和自己想象中的图形进行对比。当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模型与想象中的图形进行对比后发现其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你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制作出一个三角形模型,并且能将它与自己想象中的图形进行对比和判断,这说明你们具备了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通过这样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利用智慧平台,提升教学效率

(一)借助智慧平台,进行知识回顾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微课视频,例如《认识圆锥和圆锥的底面》《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认识圆》等。在观看微课视频后,教师可以通过对视频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圆锥的底面和侧面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例如在讲解“正方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认识正方形》一课,让学生了解到正方形的特点:正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四边形。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正方形是否也有四条边?

四条边是怎么围成的?为什么四条边是相等的?”通过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正方形具有四边形的特征,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巩固。另外,在讲解“圆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利用智慧平台中的微课视频来对学生进行辅导。

(二)利用智慧平台,进行互动交流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智慧平台中的“我想说”功能,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平台中的“我想说”功能,学生可以在平台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鼓励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借助智慧平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智慧平台中的微作业来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智慧平台中完成作业,并通过智慧平台中的作业进行巩固和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智慧课堂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智慧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开肖. 智慧课堂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式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 (27): 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