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在提升员工规范操作中的应用探讨
林春来 李晓
山东职康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临沂鑫天盈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0 前言: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变得日益复杂,员工操作行为的规范性直接关联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常常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安全培训作为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在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许多企业的安全培训存在内容单一等诸多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员工规范操作水平,所以深入研究安全培训在提升员工规范操作中的应用机制,探索科学有效培训策略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 安全培训对员工规范操作的理论基础
安全培训属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建立在行为科学与学习理论及安全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之上。从行为科学角度分析,员工操作行为受认知水平与态度倾向及技能掌握程度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安全培训通过系统性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及态度塑造改变员工认知结构,引导其形成规范化操作行为模式。学习理论为安全培训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成人学习理论强调经验学习与反思学习及实践学习重要性,这与安全培训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高度契合,《安全生产法》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培训是实现事故预防重要手段[1],安全管理学理论揭示事故发生内在规律,强调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安全培训是实现事故预防重要手段,通过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
2 安全培训在提升员工规范操作中的实践应用
2.1 岗前安全培训的实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新进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2],岗前安全培训是新员工进入企业后的首要环节,对建立员工安全意识与掌握基本操作规范有基础作用[3]。这一阶段培训内容涵盖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传达与基本安全知识普及以及岗位风险识别能力培养与基础操作技能传授,通过系统性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让新员工在正式上岗前准确认知工作环境风险,掌握防护措施与应急处理方法。岗前培训实施时企业会采用集中授课与现场参观及模拟操作与考核评估等多种形式确保效果,通过岗前安全培训,新员工不仅能了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更能在思想认识层面树立安全第一理念,为后续规范操作奠定心理基础与技能支撑,有效降低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风险。
2.2 日常操作培训实施
日常操作培训作为持续能力提升活动贯穿员工整个职业生涯各阶段,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巩固员工操作技能与纠正不良操作习惯,提升操作精准性与安全性。这类培训通常结合实际生产问题有针对性设计,涵盖标准操作程序复习与新工艺技术学习及设备维护保养指导及异常情况处理演练等内容[4]。日常操作培训实施形式具备灵活性与多样性特点,既可以通过班前会与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开展集体学习,也能采用师傅带徒弟与一对一指导等个性化培训方式,通过持续不断的日常培训,员工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操作意识与提升技术操作水平,形成自觉遵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确保日常生产活动安全平稳进行与有效预防各类操作性事故发生[5]。
2.3 专项技能培训开展
专项技能培训是针对特定岗位与特殊设备或者高风险作业所开展的深度培训活动,其具备内容专业性强与技术复杂以及要求严格等特点。这类培训主要面向从事特种作业与精密操作或者新技术应用的员工群体,培训内容涵盖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与复杂操作技能的反复练习与应急处置能力的专门训练以及相关资质认证的考试准备等方面。专项技能培训的实施往往需要配备专业的培训设施与聘请资深的技术专家以及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以此确保参训人员能够真正掌握相关技能并达到上岗要求。通过专项技能培训,员工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更重要的是能在专业技能方面达到精益求精的水平,确保在面对复杂操作任务时能够从容应对,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各项操作程序,进而保障特殊作业环节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3 安全培训提升员工规范操作的优化策略
3.1 差异化培训模式构建
差异化培训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是,依据不同岗位特征与员工素质水平及技能需求差异来设计个性化培训方案,以此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种模式要求企业对员工群体进行科学分类,按照工作经验与技能水平以及学历背景及岗位风险等级等维度细致划分,接着针对不同类别的员工制定相应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及培训周期。对于管理层员工的培训侧重于安全管理理念与风险评估技能及应急决策能力的提升,技术骨干的培训注重专业技术深化与操作技艺的精进,普通操作人员的培训着重于基础安全知识巩固与标准操作程序的熟练掌握,最终达成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3.2 现代技术手段融合
现代技术手段融合应用给安全培训增添新活力,借助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与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运用,传统安全培训模式有了根本性改革与提升。虚拟现实技术能为员工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让他们在虚拟环境体验危险场景与应急处置过程,既避免实际操作安全风险又提供反复练习机会,大幅提升培训安全性与实效性。人工智能技术可依据员工学习进度与掌握程度自动调整培训内容与难度,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还通过智能评估系统对学习效果实时监测与反馈,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对培训过程产生的各类数据深度挖掘,识别培训薄弱环节与改进方向,为培训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移动互联网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让员工随时随地能进行学习,提升培训便利性与覆盖面。
3.3 长效联动机制建立
建立长效联动机制是保证安全培训效果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该机制要把安全培训与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与职业发展通道及安全管理制度有机整合,形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系统,在绩效考核方面,要将员工参与安全培训的具体情况以及培训考核成绩纳入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薪酬待遇与晋升机会直接关联以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主动性。《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强调要建立安全培训考核制度,确保培训效果[6],在制度保障方面,需制定完善培训管理制度与效果评估制度以及持续改进制度,确保培训工作能规范化与标准化及常态化开展。同时建立培训效果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对员工操作行为进行观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强化培训措施形成完整管理闭环。
4 结语
安全培训对于提升员工规范操作有着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经理论分析可知安全培训与员工规范操作存在密切内在联系,科学培训体系能有效改善员工操作行为。在实践应用里岗前培训与日常培训及专项培训等不同形式各有特点,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组合运用,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差异化培训模式并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健全长效联动机制来不断提升安全培训针对性与有效性。只有构建科学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员工规范操作水平持续提升,从而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S]. 2021-09-01.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 号[S]. 2015-05-29.
[3] 何 璐 . 安 全 生 产 岗 位 培 训 现 状 及 策 略 实 践 探 究 [J]. 中 国 金 属 通报,2025,(02):207-209.
[4] 张凌. 企业高效开展安全培训的策略和措施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13):73-75.
[5] 李超.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2022,(11):62-64.
[6]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S].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