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综合评价与优化策略

作者

孙伟

金诚信矿山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金属资源需求的持续攀升,单一金属矿资源逐渐枯竭,复杂多金属矿的开发利用成为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方向。我国复杂多金属矿储量占比超 60% ,典型矿种包括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铌矿、江西德兴铜钼矿、云南个旧锡-铜-铅-锌矿等 。这类矿石普遍具有矿物组成复杂、嵌布粒度细微、共生关系紧密、有价元素赋存状态多样等特点,导致选矿过程面临回收率低、精矿品位不足、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重等难题。

1 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问题

1.1 技术适应性局限

(1)矿物特性认知不足:部分矿山缺乏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对矿石嵌布规律、矿物表面性质分析不充分,导致工艺参数匹配度低。(2)工艺创新滞后:中小型矿山因资金、技术限制,仍沿用传统粗放式工艺,难以应对复杂矿石的精细化分选需求。

1.2 经济成本压力

(1)投资成本高:复杂联合工艺需配置多类型设备,如大型球磨机、智能浮选机等,初期投资可达数亿元。(2)运行成本攀升:磨矿能耗占选矿总成本的 40%-60% ,而新型药剂、智能控制系统的引入进一步增加运行开支。

1.3 环境治理难题

(1)尾矿污染:我国每年产生尾矿超 20 亿吨,部分尾矿含重金属(如砷、镉)及残留药剂,堆存易造成土壤与水体污染。(2)高能耗与碳排放:传统磨矿、浮选工艺能耗强度大,部分矿山单位选矿能耗超行业标准 15% 。

1.4 资源综合利用不足

(1)伴生金属流失:我国多金属矿伴生元素综合回收率仅 30%40% ,远低于发达国家 60%-70% 的水平。(2)尾矿二次利用困难:尾矿成分复杂、有价元素品位低,其建材化、提取再利用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2 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技术可行性维度。第一,回收率:目标金属回收率(如铜回收率)、综合回收率(伴生金属总回收率)。第二,精矿品位:主金属品位(如锌精矿 Zn 含量)、杂质含量(如铅精矿中As 含量)。第三,工艺稳定性:设备故障率、流程波动频率、操作参数调节范围。(2) 经济合理性维度。第一,投资成本:设备购置、厂房建设、智能系统投入。第二,运行成本:能耗费用(电、水、蒸汽)、药剂消耗、人工成本。第三,投资回收期:通过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评估经济性。(3)环境友好性维度。第一,污染物排放:废水排放量及重金属(Pb、Cd)、悬浮物(SS)浓度;尾矿固废产生量。第二,能耗与碳排放:单位矿石处理能耗( ∇kWh/t) )、CO₂排放量。第三,生态修复成本:尾矿库闭库、植被恢复等费用。(4)资源可持续性维度。第一,资源利用率:伴生金属回收种类及比例、尾矿中残留有价元素含量。第二,技术可扩展性:工艺对不同矿石类型的适应性、新技术升级潜力。

2.2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1)层次分析法(AHP)。第一,构建三级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例如,对某铜钼矿,技术可行性权重设为 0.35,经济合理性权重0.3,环境友好性权重0.2,资源可持续性权重 0.15。第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一致性比率(CR)确保权重分配合理性( CR<0.1 为通过)。(2)灰色关联度分析。第一,确定参考序列(理想方案指标值)与比较序列(各方案实际指标值)。第二,计算关联系数与关联度,关联度越高表明方案越优。例如,对比三种选矿方案,方案 A 的综合关联度为 0.82,显著高于方案 B(0.65)与方案 C(0.71)。(3)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工艺稳定性”“技术可扩展性”等定性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转化为定量评分。通过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得分,实现多指标的集成评价。

3 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优化策略

3.1 技术创新驱动

(1)新型工艺研发。第一,预处理技术突破:推广微波预处理、生物预氧化技术,提升矿物解离效率。第二,联合工艺优化:开发“重选-磁选-浮选”“超导磁选-电选”等复合流程,实现多金属高效分离。(2)智能选矿系统应用。部署在线品位分析仪、X 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实时监测矿浆成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动态调整浮选药剂添加量、磨矿浓度等参数。

3.2 经济成本精细化管理

(1)流程优化降本。采用“多碎少磨”工艺,将破碎产品粒度从 20mm 降至 10mm 以下,降低磨矿能耗 15%-20% 。引入高效节能设备,如立式搅拌磨(LME)替代传统球磨机,单位能耗降低 30% 。(2)资源循环利用增效:建设选矿废水回用系统,通过膜分离、离子交换技术去除重金属,实现水循环利用率超 90% 。开发尾矿建材化技术,将尾矿加工为微晶玻璃、陶粒等产品,降低尾矿处置成本的同时创造额外收益。

3.3 环境友好型选矿体系构建

(1)清洁生产技术推广。采用无毒药剂替代氰化物,如硫代硫酸钠用于金浮选,降低废水毒性。推广尾矿干排工艺,减少尾矿库占地面积与溃坝风险。某铅锌矿应用干排技术后,尾矿库容积需求减少 40% 。(2)碳减排与生态修复。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部分化石能源,降低选矿碳排放。建立尾矿库生态修复标准,通过微生物改良土壤、种植耐重金属植物,加速生态恢复。

3.4 政策与管理协同

(1)完善标准与激励政策。制定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规范,明确回收率、能耗、环保等强制性指标。对资源综合利用率超 80% 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2)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矿山企业+科研院所 + 设备厂商”联合研发平台,加速生物选矿、智能分选等技术产业化。推广选矿技术服务外包模式,为中小型矿山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4 结束语

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的综合评价与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从技术、经济、环境、管理多维度协同推进。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等量化工具,可实现选矿技术方案的精准筛选;而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环保升级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的优化策略,为复杂多金属矿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可行路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绿色选矿技术的发展,行业应进一步加强技术集成与标准规范建设,推动我国复杂多金属矿资源开发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钱志博,朱阳戈,孙志健,等.某复杂多金属矿低尾化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J].有

色金属(选矿部分),2022,(01):54-61+67.

[2] 梁魏峰.矿山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石选矿综合回收技术研究[J].中国金属通

报,2021,(12):43-45.

[3] 王丽,李建博,秦磊,等.某复杂共生铜铅银多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工艺研究[J].矿

冶,2021,30(05):40-45.

[4] 尤腾胜,陈名洁,冯建伟.云南某复杂多金属矿选矿厂设计与生产实践[J].中国矿

山工程,2020,49(03):13-16.

[5] 高德水.复杂铜锌硫铁型多金属矿铜锌浮选分离[J].矿冶,2020,29(0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