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
张旭哲
凌源吉瑞达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 凌源市 122500
引言
路面水稳基层是道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路面稳定性、耐久性与安全性的基础。水稳基层通常由水泥、石料、砂和水混合而成,其主要作用是增强路面承载力、改善路面抗冻性与抗渗性。为了确保路面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必须深入剖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本文通过对常见问题的总结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以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 路面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材料问题
材料是水稳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水稳基层中的石料、砂、灰土等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水稳层的稳定性、抗压强度以及耐久性。在一些工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劣质材料,导致水稳基层的抗压强度不足,影响了道路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一些区域,劣质的砂石材料、回收灰土等问题屡见不鲜。
1.2 施工工艺不规范
施工工艺不规范是影响水稳基层施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或施工过程中疏于管理,往往会造成基层厚度不均匀、压实度不足等问题。例如,机械压实不够、搅拌不均匀、摊铺层次不平等,都会使得水稳基层的质量大打折扣。
1.3 环境因素的影响
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对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尤其是在雨季或湿度较大的天气条件下,水稳基层的施工容易受到潮湿天气的影响,导致基层材料的含水量不稳定,施工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温度的变化、风速过大等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水稳基层的强度不够、养护不充分等问题。
1.4 质量检测不到位
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往往依赖于材料的检测、施工工艺的检查等,但由于部分项目对质量控制环节重视不够,未能及时进行规范化的质量检测,使得部分隐患问题未能及时发现与纠正。例如,压实度、含水量、混合均匀度等方面的检测不到位,导致基层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 路面水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优化材料选择与检测
优化水稳基层的材料选择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首要步骤。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水稳基层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稳定性。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首先要确保石料、砂子等原料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石料应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粒径较大的石料能够有效增强基层的强度,而过小的颗粒则容易形成密实的结构,影响水泥的结合性。同时,石料应当尽量避免含泥土和杂质,因为杂质会影响水泥的结合性并降低基层的稳定性。砂子的均匀性也至关重要,应确保砂子的粒径分布在一定范围内,以增强水稳基层的结构性。水泥和灰土的选择也非常关键,这两种材料对水稳基层的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把关,确保它们符合设计标准和国家相关的质量规定。在材料供应环节,采购管理同样不可忽视。对于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施工单位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与审查,确保其提供的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建议建立材料供应链的质量追溯系统,对每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检和检测,特别是在大型工程中,应有专门的质量管理团队进行监管。通过对每一种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可以有效避免因材料不合格导致的质量问题,从而为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严格规范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对水稳基层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水稳基层的厚度与宽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基层厚度不应过薄或过厚,以免影响其整体稳定性和强度。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负荷与土壤条件,合理确定基层的厚度,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达到设计的厚度要求。如果基层厚度不均匀,将导致水稳基层的强度分布不均,从而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施工机械的使用也非常重要。不同的施工机械对于压实度和摊铺质量的影响不同,因此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压实过程应做到均匀和充分,特别是在基层底层,压实不充分会导致基层强度不够,容易出现沉降和开裂的现象。摊铺的平整度和均匀性也必须得到保证,基层表面应保持平整,无明显的波浪和裂缝,否则可能会影响后续施工层的稳定性。在搅拌工艺方面,也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搅拌均匀,不出现分层现象。混合材料中的每种成分应均匀分布,以确保水泥的胶结作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增强水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加强施工环境的管控
环境因素是影响水稳基层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雨季或高温天气下,施工难度会加大,水稳基层的质量控制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下,水稳基层的施工材料可能会因为吸湿而发生变化,导致混合物的含水量偏高,从而影响水泥的胶结效果,造成基层强度不足。因此,施工单位应尽量选择在干燥季节进行施工,避免在连续降雨的环境中作业。在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恶劣的天气条件。在雨季施工时,可以使用防水布、遮雨棚等设备,防止降水过多进入水稳基层,保持材料的适当湿度;如果是高温季节施工,应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定期喷水降温,确保混合物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高温导致水泥凝结过快,影响混合均匀性。风力较大的环境下,施工现场的细小颗粒容易被风吹散,影响基层的稳定性,因此风力过大时应考虑暂停施工或采取遮挡措施,确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施工期间的湿度和温度应当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单位应配备相关的气象监测设备,及时掌握气候变化对施工的影响,并根据气候条件调整施工进度和方法。
2.4 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
首先,原材料的质量检测至关重要。在施工前,应对所有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石料、砂子、水泥等关键原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同时,应通过实验室检测,验证材料的物理性能,如粒径分布、含水量、抗压强度等,以确保其适用于水稳基层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监控也不可忽视。施工单位应安排专门的质量检测人员,实时监测水稳基层的压实度、含水量、混合均匀度等关键指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标准。例如,压实度可以通过现场使用压实仪进行测量,含水量可以通过现场抽样检测,确保混合物的湿度适中,从而增强水泥的粘结效果。施工后,水稳基层的强度与稳定性需要通过现场测试和试件进行验证,确保符合设计强度要求。施工单位应确保质量检测工作全程参与并及时整改,杜绝任何不合格的施工行为。
结束语
路面水稳基层作为道路工程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确保道路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施工工艺和材料的改进将进一步提升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为道路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鑫.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存在的问题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03):56-58.
[2] 王磊. 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J]. 中国高新科技,2022.16.30.
[3]夏侯晓明,陈建国.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存在的问题和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