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夏铭涓
南充市涪江路小学校
引言
“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教育界已开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当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重大的战略价值。小学时期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体能发展的关键窗口期,也是道德品质塑造、社交技能提升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体育教学实际操作中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这是当下教育改革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之一
1 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
1.1 发展学生运动能力
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包括学生体能、战术思维和心理品质等各个方面,对学生体育课整体情况进行考核即可看出:由于小学生正是运动机能旺盛发育,又是良好运动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为小学生多设计好体育课程,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运动技巧和身体协调性、耐力等主要素质,带领学生们多参加跑、跳、投掷以及游、球等各种运动项目。这样对于学生的体质的锻炼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能够逐步使自己的运动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
1.2 提高学生体育品德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占着重要位置,体育品德是指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所产生的道德情操、协作意识。在小学生的品格形成时期,采用课堂对学生渗透式的培养方式能够使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尊重他人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价值观形成。在具体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老师加强体育竞技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伦理观,学生整体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2.1 戏教学,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成长规律出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较为强烈,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彻底激发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儿童的心理成长规律,并且把趣味性与互动性兼具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当中来,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并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游戏既可以当作辅助教学的手段,又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团队合作意识并落实德育教育任务。要想让游戏的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并且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的倾向,教师就要依照具体的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不同种类的游戏活动,针对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要求而言,“大鱼网”游戏便是其中比较合适的一种形式,参与者被分成“渔民”和“鱼”两队,前者要布置一些捕捞用具,而后者则必须灵活地躲开追捕。此类游戏依靠简化规则与互动机制,可以快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做到热身锻炼并培养运动技能,加深他们对团队合作以及付出价值的认识。这类活动有益于改进学生的体质状况,而且通过潜移默化地传递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的价值观[1]。
2.2 健康第一,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按照《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思想,“健康第一”下竞技类项目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被改进建造,并重视调动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兴趣化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自觉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在保证运动安全的前提下应有效地调控运动负荷,规避出现因过重的训练强度或者是过于激烈的对抗而导致的安全问题。比如在足球课上就可以将身体对抗、快速跑动等动作技术要素作为游戏活动进行简化,用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也可以设置“我的偶像球星”环节,请同学们来讲一讲自己最喜爱的球星是谁?他的哪些技术是最经典的?他有哪些经典瞬间等等,营造出一种更为浓郁的学习气氛,让足球课上的同学更加有积极向上的热情。当然,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就需要老师不断变换着花样去引导他们,说:开展“运球绕杆射门”等有趣的互动环节,“运球绕杆射门”是指要绕过规定障碍杆后对准球门进行射门得分,按进球多少以及所用时间来综合评定成绩。这样不仅能对自身的运动能力给予有效的锻炼,在锻炼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3 优化方法,学会尊重与合作交流
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都是核心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期间,教师要冲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框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参与到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增进团队协作意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集体互动当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交氛围。例如,教师开展篮球教学时,可以通过展现标准的投篮动作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技术训练形成根基。随后,可以再安排“场地断球”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在划定区域内运球并且试着抢断对方的传球,利用逐步淘汰的方式加深彼此之间的互动体验。这种教学模式既能传授篮球的基本技能,也能指引学生去领会并遵从竞赛规则,进而养成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实际表现,对其中有可能出现的违规现象,比方说粗暴碰撞或者技术错误等内容要及时予以纠正处理,以此来保护比赛公正无偏。课后则可以通过小组原地投篮挑战赛加深学习成效,各个小组成员要在指定时区内完结投篮任务,在此过程当中累积的进球数会被当作最后的成绩来算,这个部分意在加强学生对于竞争机制的认识程度,并且通过团队力量强化彼此之间的帮助精神,使他们在一起合作做事的时候达到想要获得的效果[2]。
3 结论
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体育道德品质的养成状况,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水平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程度。教学中,教师灵活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并加强合作学习机制,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状态,优化他们的综合素养,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形成根基。
参考文献:
[1]姜英花.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69,88.
[2]雷军艳.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0):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