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PPP 项目建设期成本归集与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研究

作者

蔡晓琴

乌鲁木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省 830000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方式,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本的资源优势,有效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提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然而,PPP 项目通常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复杂等特点,在建设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建设期成本归集的准确性和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财务健康和投资效益。准确归集建设期成本能够为项目的成本控制、绩效评价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而合理的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则有助于真实反映项目的财务状况,避免利润虚增或虚减。因此,深入研究 PPP 项目建设期成本归集与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PPP 项目建设期成本归集与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的实际意义

(一)对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

建设期成本归集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支出,为成本控制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通过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可以找出成本控制的重点和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例如,如果发现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可以通过优化采购渠道、加强材料管理等方式降低材料成本。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则有助于明确融资成本在项目成本中的占比,促使项目参与方合理安排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实现对项目总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对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

准确的建设期成本归集和合理的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是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在绩效评价中,成本指标是衡量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可以评估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通过分析融资费用资本化对项目利润的影响,可以评价项目的财务绩效。同时,准确的成本信息也有助于评估项目参与方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为后续项目的合作提供参考。

(三)对项目决策的意义

在 PPP 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建设期成本归集和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的结果是重要的决策依据。投资者可以根据成本信息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水平,决定是否参与项目投资。政府可以根据成本数据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和价格调整机制,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准确的成本信息还有助于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二、PPP 项目建设期成本归集与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归集方面

1.成本资料收集不完整

PPP 项目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政府、社会资本、施工单位、供应商等,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成本资料收集不完整。例如,施工单位可能未能及时提供工程进度款申请、材料采购发票等资料,供应商可能未能按时提供设备购置发票和运输单据等,影响了成本归集的准确性。

2.成本分类和分摊标准不统一

不同项目或不同参与方对成本的分类和分摊方法存在差异,导致成本归集结果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例如,对于部分间接成本,如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等,不同项目可能采用不同的分摊标准,使得成本归集数据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

3.成本归集信息系统不完善

部分 PPP 项目缺乏完善的成本归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存在滞后性和误差。手工录入数据容易出现错误,且数据更新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成本的变化情况。此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存在一定隐患,可能导致成本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二)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方面

1.对资本化条件理解不准确

部分项目参与方对融资费用资本化的条件理解不透彻,存在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或未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情况。例如,在资产支出尚未发生或购建活动尚未开始时,就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导致项目成本虚增;或者将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导致项目利润虚减。

2.资本化金额计算复杂且易出错

融资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如借款金额、借款利率、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等,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导致资本化金额不准确。例如,在计算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时,对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和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的计算容易出现偏差。

3.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

目前,对 PPP 项目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的监督和审计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进行定期审计和监督,导致部分项目在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影响了项目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PPP 项目建设期成本归集与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提升策略

(一)做好成本归集质量提升

1.加强成本资料管理

建立完善的成本资料收集和审核制度,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施工单位、供应商等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凭证,并对成本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同时,建立成本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对成本资料进行分类存档,便于查询和追溯。

2.统一成本分类和分摊标准

制定统一的 PPP 项目成本归集规范和操作指南,明确成本的分类方法和分摊标准。对于间接成本,应制定合理的分摊比例和分摊方法,确保成本归集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加强对项目参与方的培训和指导,使其熟悉和掌握成本分类和分摊标准。

3.完善成本归集信息系统

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通过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报告,提高成本归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保障成本数据的安全。

(二)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方面

1.加强培训和学习

组织项目参与方参加融资费用资本化相关准则和规定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其对资本化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案例分析,使项目参与方能够准确判断借款费用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并正确计算资本化金额。

2.建立计算审核机制

建立融资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的审核机制,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可以设立专门的财务审核岗位,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进行独立审核。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融资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软件,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3.强化监督和审计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 PPP 项目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进行检查和评估。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对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行为。外部审计机构应按照相关准则和规定,对项目财务报告中的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进行独立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结语

PPP 项目建设期成本归集与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是 PPP 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绩效评价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成本资料收集不完整、成本分类和分摊标准不统一、融资费用资本化条件理解不准确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成本资料管理、统一成本分类和分摊标准、完善成本归集信息系统、加强培训和学习、建立计算审核机制以及强化监督和审计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提升PPP 项目建设期成本归集与融资费用资本化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促进 PPP 项目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三龙. 建筑企业 PPP 项目财务风险控制[J]. 今日财富( 中国知识产权),2023,(08):50-52.

[2]邹婕.PPP 项目增值税风险管理初探[J].商业观察,2023,9(20):59-62.

[3] 赵 炯 宇 .PPP 项 目 参 与 对 企 业 融 资 约 束 的 影 响 研 究 [D]. 浙 江 工 商 大学,2023.DOI:10.27462/d.cnki.ghzhc.2023.001563.

[4]叶晓甦,石世英,刘李红,等.考虑交易成本的公共项目可融资性研究[J].财会月 刊,2017,(05):3-8.DOI:10.19641/j.cnki.42-1290/f.2017.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