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考评价体系下思维导图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作者

田风兰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1. 概述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核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全方位、系统化地阐释“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方面解释考察内容,阐述“考什么”的问题。“四翼”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方面考察要求,阐述“怎么考”。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形象化的思维工具,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采用的是图文兼具的方法,用一系列的层级图将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描述,建构出跟关键词相互衔接的联系,并通过图像、颜色等形式加深印象,尽可能地将人体左右脑的机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学习过的知识用导图描绘出来,已经把记忆中的概念直观成有联系的具体模块,从而加深思路和记忆。这个过程的完成其实也从另一方面将知识重新组织,使知识更明了。

2. 高考评价体系下思维导图与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结合的方

2.1 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生物知识网络框架,巩固必备知识

在生物二轮复习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是准确把握必备知识的关键。学生通过建构知识网络框架来把握整个知识的体系,先把整个框架的知识内容理解之后再细化框架中的知识要点,这样使得必备知识全面系统化,学生能够把握整个知识点的联系。掌握必备知识是学习生物学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只有在掌握必备知识的的前提下才能提升关键能力。思维导图在帮助我们系统地掌握必备知识知识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当你把整个专题的知识用思维导图构建出来的时候,你就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实现学生知识系统构建系统化学习,也是综合化学习,与“四层”与“四翼”中提到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相匹配。高考中在生物学概念方面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不同章节的相关内容调动起来,联系在一起,对考查题目进行解答。因此,在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新知识联系旧知识,新旧知识进行紧密联系,注重知识联结展现。

例如在专题二酶这节酶的复习中学生要联系到高中学过的酶有哪些,都有什么作用;酶与 RNA、蛋白质、ATP 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物质和能量的结合体,让学生可以快速地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

2.2 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提升关键能力

高中生物学知识点比较零散,课堂上一般通过记笔记对重、难点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传统的记笔记的方式比较繁琐浪费课堂时间,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记关键词,再把相关的知识用线连上,加以总结归纳,形成醒目的图式、图形,这样很容易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复习和记忆。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重点都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记笔记的方式能够迅速帮助学生,整理这堂课的教授过程,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同时提升了学生理解、记忆、逻辑思维等关键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构建思维导图等,向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由学生进行点评,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构建全面、系统的教学体系,充分了解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生物学考查的重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知识。

2.3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充当解惑者,课堂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在二轮复习中用思维导图构建生物学专题知识网络框架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对知识要点进行补充和完善,知识点的掌握会更全面、具体。小组合作构建思维导图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四层”中提及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和合作探究能力。

3. 结语

综述所述,在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在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构建生物学知识网络框架, 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 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巩固必备知识;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生理解、 记忆、 逻辑思维等关键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动性;除此之外,在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培养了学生学科素养,思维导图在生命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方向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快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提高自学能力。

附录:专题二 酶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