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无人机测绘在山区地形测量中的优势分析

作者

夏天 程莹

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

引言:山区地形复杂,传统测量方法面临诸多挑战。无人机测绘作为新兴技术,为山区地形测量带来了新的可能。其在灵活性、数据获取能力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深入分析这些优势,对于推动山区地形测量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无人机测绘概述

1.1 基本原理

无人机测绘是一种利用无人驾驶飞行器(UAV)搭载测绘设备进行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基于航空摄影测量学。无人机在空中按照预定的航线飞行,通过安装在其上的传感器,如高精度相机、激光雷达等,对地面进行拍摄或扫描。相机获取的图像包含了丰富的地面信息,这些图像依据中心投影的原理形成。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像之间存在着重叠部分,通过对这些重叠部分的分析和处理,可以确定地面目标的空间位置和形状等信息。同时,激光雷达则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量目标与无人机之间的距离,进而构建出地形的三维模型。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飞行姿态、高度和航线等参数,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还会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GPS 为无人机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INS 则提供姿态信息,两者相互补充,从而能够准确地获取每个拍摄点的空间坐标,为后续的测绘数据处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技术特点

无人机测绘具有多个显著的技术特点。其一,高分辨率成像能力。无人机可以搭载高像素的相机,能够获取到地面非常清晰的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厘米级甚至更高。这使得在测绘过程中能够精确地识别出地面的微小地物和地形细节,对于山区复杂的地形测量来说尤为重要。例如在山区中,一些细小的溪流、悬崖边缘的岩石分布等都能够清晰地被捕捉到。其二,成本相对较低。与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测绘相比,无人机的购置、运营和维护成本都要低很多。不需要庞大的机场设施和专业的飞行机组人员,并且无人机的燃料消耗较少,在小范围的山区测绘项目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投入。

2. 山区地形测量难点

2.1 地形复杂

山区地形复杂多样,这给地形测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山区往往地势起伏大,山峰、山谷、山脊交错分布。山峰高耸入云,山谷深不见底,山脊蜿蜒曲折,这种地形的高差变化极大,使得测量工作难以全面覆盖。例如,在一些高山地区,海拔落差可能达到数千米,要想准确获取从山顶到山脚的地形数据,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而且山区的地形地貌类型丰富,除了常见的岩石、土壤外,还可能存在冰川、积雪、溶洞等特殊地貌。冰川的流动、积雪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溶洞内部的复杂结构都增加了测量的复杂性。另外,山区的植被覆盖情况也极为复杂,茂密的森林、稀疏的草丛等植被类型在不同海拔和坡向都有分布。植被会遮挡地面,影响测量仪器对地面地形的直接观测,使得测量数据存在误差或者不完整。例如,在茂密的森林地区,树冠层会阻止测量光线的穿透,导致地面的一些地形特征无法被准确获取。

2.2 环境恶劣

山区的环境恶劣是地形测量面临的又一难点。气象条件复杂多变是山区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山区,天气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如突然出现暴雨、大雾、强风等天气现象。暴雨会导致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仅对测量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还会损坏测量设备。大雾天气会严重影响测量仪器的可视范围,使得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强风则会干扰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影响数据采集的精度。此外,山区的交通不便,很多地方无法通过常规的交通工具到达。这意味着测量设备和人员难以顺利抵达测量地点,增加了测量工作的难度和成本。而且山区的通信信号往往较差,这对于依赖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的测量设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偏远山区,无人机可能无法及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回控制中心,也难以接收控制中心的指

令,从而影响测绘工作的正常进行。

3. 无人机测绘优势体现

3.1 高效数据采集

无人机在山区地形测量中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其飞行速度较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较大的山区范围。例如,对于一个面积较大的山区,无人机可以按照预设的航线快速飞行,以均匀的间隔进行拍摄或扫描,相比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大大缩短了数据采集的时间。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高,一旦设定好飞行任务,就可以自主按照航线飞行并进行数据采集,不需要人工进行逐点测量。而且无人机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多架次、多层次的飞行作业。例如在山区进行地形测量时,可以先进行一次大范围的低空飞行采集初步数据,然后针对重点区域或者地形复杂区域进行更高分辨率的高空飞行补充数据。这种多层次的数据采集方式能够全面、快速地获取山区地形数据。同时,无人机的数据采集频率也较高,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快速连续地获取图像或其他测绘数据,能够及时捕捉到山区地形的动态变化,例如山体滑坡后的地形改变或者季节性河流的水位变化等情况。

3.2 灵活适应环境

无人机在山区复杂恶劣的环境中表现出了很强的灵活性。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在山区狭窄的山谷、崎岖的山脊等复杂地形区域灵活飞行。无人机可以根据实际的地形情况调整飞行高度和航线,轻松绕过山峰、穿越山谷,不受地形的限制。在面对山区多变的气象条件时,无人机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例如,当遇到局部的小雨天气时,一些具备防水功能的无人机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继续采集数据。而且无人机可以根据气象条件及时调整飞行计划,如在强风来临之前迅速降低飞行高度或者返回基地。另外,无人机不需要像传统测量设备那样依赖于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固定的测量站点。它可以通过人力搬运或者小型运输工具运输到山区的任何合适的起飞地点,从而可以灵活地选择最佳的测量起始位置,有效地克服了山区交通不便的难题。

3.3 多角度数据获取

无人机在山区地形测量中能够实现多角度的数据获取,这是其独特的优势之一。无人机可以通过调整飞行姿态,从不同的高度、倾斜角度对山区地形进行拍摄或扫描。在垂直方向上,无人机可以从低空到高空获取不同分辨率的图像,低空图像能够详细地展示地面的细节特征,高空图像则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地形视野。在倾斜角度方面,无人机可以进行倾斜摄影,从侧面拍摄山区的地形,这种倾斜摄影获取的数据能够构建出更加真实、直观的三维地形模型。例如,对于山区的悬崖峭壁,垂直摄影可能无法完全展示其险峻的形态,而倾斜摄影则可以从侧面清晰地呈现出悬崖的高度、坡度等特征。而且,通过多角度的数据获取,可以对山区的地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同角度的数据相互补充,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山区地形的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为山区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地质灾害监测等提供更加精确的地形数据支持。

结束语:综上所述,无人机测绘在山区地形测量中凭借高效、灵活等优势,极大地改善了测量效果。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其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在山区地形测量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山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测绘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胡明.现代自动化测绘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以阳泉市生态新城测量工程为例[J].华北自然资源,2022,(02):113-115.

[2] 闫 宝 华 . 论 无 人 机 在 地 形 测 绘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J]. 数 字 通 信 世界,2022,(03):119-121+124.

[3]张文斌,徐佳炜,黄霞.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矿山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