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管理流程优化策略研究
李艳艳
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水利水电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主体,其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决策、运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档案管理不仅记录了企业的历史发展、工程建设和技术创新等重要信息,还为企业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关键依据。然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效率、安全性和共享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研究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流程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企业稳健发展与高效运营的关键支撑。
从管理效率层面来看,数字化转型为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带来了质的飞跃。传统档案管理依赖大量人工操作,档案的检索、查阅和归档过程繁琐且耗时。而数字化档案管理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档案的快速录入、精准分类和智能检索。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就能迅速定位所需档案,大大缩短了查找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数字化系统还能自动完成档案的归档和存储,减少了人工失误,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在保障档案安全方面,数字化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纸质档案易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影响,存在丢失、损坏、篡改等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企业的重要历史资料和关键信息将面临灭失的危险。数字化档案管理则通过加密技术、备份机制等手段,为档案信息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档案信息被非法获取和篡改,备份机制则确保了档案数据在遭受灾害或系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保障了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字化转型促进了水利水电企业档案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在传统模式下,档案信息往往分散在各个部门,难以实现有效的共享和交流。数字化档案管理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档案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在线共享。不同部门的人员可以根据权限随时随地访问所需档案,促进了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此外,档案信息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数据、技术经验和决策依据。数字化转型后的档案管理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企业的战略规划、项目决策等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的当下,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管理理念来看,部分水利水电企业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领导过于关注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经济效益,将档案管理视为辅助性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档案管理人员也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完成传统任务,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接受较慢,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难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技术手段方面,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部分企业虽引入了档案管理系统,但功能不够完善,仅能实现简单的档案录入和查询,缺乏对档案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力。一些企业仍依赖纸质档案,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过程中,大量采用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错误。而且,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扫描、识别等技术的精度和效率有待提高,影响了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进度。
管理制度上,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存在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档案收集范围不明确,导致一些重要档案资料流失;档案整理标准不统一,使得档案分类混乱,难以检索和利用;档案借阅和归还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档案丢失、损坏的风险。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缺乏评估和反馈,难以激励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水平。
人员素质也是影响档案管理的重要因素。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不熟练,无法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而且,由于档案管理岗位在企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流程优化策略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流程的优化对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保障档案信息安全以及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针对该背景下的优化策略。
强化数字化意识是基础。水利水电企业领导层需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研讨会等活动,向全体员工普及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理念、优势和应用场景,提高员工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同时,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拥抱数字化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主动参与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为流程优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关键。企业应加大对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投入,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如高速扫描仪、大容量存储服务器等,确保档案数字化处理的高效性和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引入功能强大、操作便捷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应具备档案录入、分类管理、智能检索、权限设置、统计分析等多元化功能,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和业务场景的档案管理需求。此外,还需建立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保障档案信息在企业内部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规范档案管理流程是核心。重新梳理和优化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详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在档案收集阶段,明确收集范围和标准,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档案的自动收集和初步分类,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收集效率和准确性。整理环节,依据档案的性质、内容和用途进行科学分类和编码,建立清晰的档案目录体系,方便后续检索和利用。归档过程中,严格遵循数字化归档规范,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借阅和归还环节,借助数字化系统实现线上申请、审批和跟踪,提高借阅效率,同时加强对档案借阅情况的监控,防止档案丢失和泄露。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一方面,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等方式,提升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熟练掌握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既懂档案管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为档案管理流程优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结: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水利水电企业档案管理流程优化需多管齐下。强化数字化意识,让领导与员工认识其重要性,营造积极氛围;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先进设备与软件,构建稳定网络;规范档案管理流程,梳理各环节,制定标准操作规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进修提升现有人员技能,引进复合型人才,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这些策略,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保障信息安全,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刘惠聪,杨淑慧,等. 企业涉密及敏感信息管理与业务融合研究——以电网企业档案工作为例 [J/OL]. 浙江档案, 1-6[2025-05-28].
[2]杜芸. 服务教育评价改革的中小学档案管理流程再造与数据治理 [J]. 山西档案,2025, (05): 151-153.
[3]韩晓洁,楚文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档案管理机制 [J]. 山西档案, 2025,(05): 166-16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