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作者

于洪涛

呼伦贝尔筑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 022150

引言: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技术需求激增。传统施工方式能耗高、污染大,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开展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能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促进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

1.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背景

1.1 行业发展需求

在中国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对绿色施工技术的需求日益凸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持续增长,传统施工方式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例如,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未经合理处理就被丢弃,占用土地且污染环境;建筑过程中的高能耗使得能源供应面临更大压力。同时,人们对建筑品质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不仅需要建筑物具备安全、舒适的功能,还期望其在建造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了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环保型建筑的需求,建筑企业必须进行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也有助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环保型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环保政策推动

在中国,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建筑工程中的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控制、噪声污染防治等都有具体的指标要求。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使得建筑企业不得不寻求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一方面,政策的压力促使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材料,以避免因违反规定而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响应环保政策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获得政府在绿色建筑项目上的政策支持、补贴等。同时,环保政策的导向也引导社会资源向绿色建筑领域倾斜,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研发的投入,加速了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的进程。

2.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内容

2.1 节能技术创新

在中国建筑工程领域,节能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巨大,如建筑机械运行、施工现场照明等环节。为了降低能耗,创新的节能技术不断涌现。在建筑机械方面,新型节能发动机被研发应用,这些发动机通过优化燃烧效率、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能够在保证机械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显著降低燃油消耗。例如,某些装载机采用了新型节能发动机后,燃油效率相比传统发动机提高了 20% 左右。在施工现场照明方面,智能照明系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这种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并且在无人作业区域自动关闭照明,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此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是节能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施工现场的临时办公区、生活区提供部分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节能型的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2.2 环保材料研发

中国在建筑工程环保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建筑材料由于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环境等问题,已不能满足绿色施工的需求。于是,新型环保材料应运而生。例如,以工业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将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建筑砖块、墙板等材料,不仅解决了工业废渣的处理难题,还减少了对天然原材料的开采。这些材料在性能上也具备一定优势,如粉煤灰砖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另外,生物基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生物基塑料、木材等材料,由于其可降解性或可再生性,在建筑装饰、临时结构搭建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还有一些具有自清洁、净化空气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涂料被研发出来。这种涂料可以在阳光照射下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同时自身具有良好的耐污性,减少了建筑物表面清洗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和化学清洗剂的使用。

3.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实践

3.1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在中国的建筑工程中,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是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通过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例如,采用紧凑型的建筑设计方案,减少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浪费。同时,对于建筑用地范围内的原有植被,尽可能地进行保护和移栽,避免不必要的土地破坏。在施工现场,采用先进的临时设施搭建技术,如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临时办公区和生活区设施。这些设施可以根据施工进度灵活调整位置,减少临时设施占地面积。而且,在建筑工程结束后,对临时用地进行及时的复垦或绿化,恢复土地的原有功能或提升土地的生态价值。

3.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在中国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实践中,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首先,在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池、雨水管道等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简单处理后可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冲洗车辆、浇灌植被等用途。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其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节水型的施工设备和工艺。例如,一些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设备采用了水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将搅拌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次用于搅拌,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节水意识教育,制定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也充分考虑节水因素,采用节水型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这些器具通过优化结构设计,能够在保证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用水量,从而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水目标。

3.3 节能与能源利用

在中国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过程中,节能与能源利用有着丰富的实践内容。在施工机械的选用上,优先选择能效高的设备。这些设备通过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优化的机械结构等手段,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例如,新型的塔式起重机采用了变频调速技术,根据起吊重量和高度自动调整电机的运行频率,从而减少电力消耗。在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方面,建立智能化的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在各个用电设备和区域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能源的消耗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控。例如,当发现某个区域的照明设备能耗异常时,可以及时进行检查和调整。此外,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技术。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窗户大小和位置等,使得建筑物在白天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通过设置通风口、风道等措施,促进室内空气的自然流通,降低空调等设备的使用频率,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结束语: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需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完善技术体系,加强推广应用,以实现建筑行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夏媛.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J].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 (05):99-100.

[2]李亚利. 新时期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及现状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15): 136-138.

[3] 冯凯德.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陶瓷, 2024, (05):169-17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