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木建筑施工中的绿色建造技术应用探讨

作者

付广明

身份证号码:410621198903052571

引言

土木建筑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阶段资源消耗大、环境负担重,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建造技术通过优化施工材料、工艺、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实现节能降耗、减污控废,是推动土木建筑绿色转型的有效路径。当前,尽管绿色建造技术在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已有一定应用,但仍存在推广不足、技术融合难、成本压力大等挑战,亟需系统研究和优化应用路径,以提升绿色施工水平,助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造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1.1 绿色建造技术概述

绿色建造技术指的是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应用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及环境友好技术与方法,最大限度降低环境负担,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其涵盖绿色材料应用、先进施工工艺、资源循环利用、施工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体现节能、减排、环保、安全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2 主要绿色建造技术类型

包括新型环保材料的推广应用、装配式与模块化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绿色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近年来,伴随国家绿色建筑政策推进,这些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但应用深度和广度仍有提升空间。

1.3 绿色建造技术应用现状

大型项目和公共工程中绿色建造技术已初步形成体系,绿色材料使用率提高,装配式施工推广明显,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日益规范。部分企业结合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资源动态监控和污染治理。中小项目由于成本和技术限制,绿色建造应用受限,整体绿色施工水平不均衡。

2 土木建筑施工中绿色建造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推广和应用不足

绿色建造技术的推广仍受限于认知不足和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施工单位未能将绿色建造纳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导致技术应用零散、缺乏系统规划。

2.2 成本压力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绿色材料和先进工艺的初期投资较大,增加了施工成本。部分施工方对绿色技术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优先采用绿色施工技术。

2.3 技术集成与协同困难

绿色建造涉及多项技术和管理措施,但实际施工过程中,绿色技术与传统工艺和管理模式融合不畅,技术协同应用水平不高,影响整体施工效果。

2.4 人员环保意识与技能不足

施工人员对绿色建造理念和技术掌握有限,缺少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影响绿色技术的实施效果和持续推广。

3 土木建筑施工绿色建造技术的优化路径

3.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绿色建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支持。施工企业应加大对绿色施工新技术、新材料及智能化设备的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推动自主创新。同时,应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攻克绿色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成熟度。技术研发过程中,应注重技术标准化和模块化,推动绿色建造技术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降低施工风险,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3.2 实施科学的成本控制与效益评估

针对绿色建造技术推广面临的高成本难题,企业应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合理规划和分配资源。一方面,强化绿色材料和设备的供应链管理,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优化施工工艺和流程,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同时,建立绿色建造项目的效益评估机制,注重长期节能减排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的量化评价,增强绿色建造的经济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采用绿色技术。

3.3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与提升人员素质

绿色建造技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高效的施工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现场监督,确保绿色施工标准和环保措施的落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理念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技术操作能力,确保绿色技术的规范应用。此外,应推动绿色施工信息化管理,通过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施工进度、资源使用和环保措施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施工透明度。

3.4 健全政策体系与强化激励机制

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绿色建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科学的绿色建造评价体系,明确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同时,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多种激励政策,降低企业绿色建造成本,激发企业绿色技术应用的积极性。鼓励绿色建造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此外,应加强对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完善奖惩机制,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执行。

3.5 推动绿色技术与传统施工模式融合

绿色建造技术的推广必须注重与传统施工模式的有效融合。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安排绿色技术的介入时机,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冲突和资源浪费。推动绿色施工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整合,提升施工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绿色技术的适应性和实用性。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建立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融合的最佳实践,促进绿色建造技术在更广范围内的普及应用。

4 绿色建造技术的深化应用与管理创新

4.1 建立绿色施工全过程管理体系

绿色建造技术的有效应用,需依托完善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从项目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实施到竣工验收,全环节实施绿色控制和评估。施工企业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绿色施工方案,落实各阶段绿色技术措施。全过程绿色管理有助于保障绿色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提升绿色建造整体效益。

同时,应推行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将绿色指标纳入项目质量、安全和环保考核体系,通过绩效激励促进绿色建造技术的深入实施。引入第三方绿色评估机构,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绿色标准,提升项目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4.2 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施工信息化成为绿色建造技术深化应用的重要手段。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设计、施工与管理数据的集成共享,能够精确模拟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浪费。

物联网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实现对施工设备、材料和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有效控制能耗和污染排放。大数据分析辅助施工决策,推动绿色施工动态管理。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施工资源的精准调配、施工过程的智能监管,提升绿色建造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4.3 推动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建设

示范工程是推广绿色建造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政府和行业应鼓励和支持绿色施工示范项目建设,选择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重点工程作为示范,推广绿色材料、先进工艺和信息化管理经验。

通过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总结绿色建造技术应用模式和管理方法,形成标准化流程和典型案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施工模式。示范工程还应注重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提升行业和社会对绿色建造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促进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

4.4 强化施工现场环保措施与安全保障

绿色建造不仅强调节能减排,还要求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同步提升。应加强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废水和废弃物治理,推广喷淋降尘、密闭运输等技术,降低环境污染。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和安全,实施环保与安全双重管控,实现绿色施工与安全生产的有机融合。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环境和安全事件时,能迅速有效处置,降低事故风险和环境损害。

结论

绿色建造技术是推动土木建筑施工绿色转型、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土木建筑施工中绿色建造技术的主要内容、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优化路径和深化应用策略。完善政策法规和经济激励机制、推动技术创新与集成、加强人才培养与推广、建设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及示范工程,是提升绿色建造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的深度融合,绿色建造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施工全过程绿色管理水平将不断提升。施工企业应主动适应绿色发展趋势,强化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推动绿色建造技术走向普及与常态化,为实现建筑行业节能环保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强, 李丽. 绿色建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 建筑技术, 2020, 51(12):123-128.

[2] 张华, 刘涛. 土木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9,11(3): 45-49.

[3] 陈刚, 赵伟. 建筑施工绿色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 建筑经济, 2021, 42(5):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