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索

作者

余欣鸿

四川省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校 618000

引言:由于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感知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单纯的知识性教学可能会让他们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而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学习动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来加深对知识理解程度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更高效的阅读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情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探索情境教学法的多样化实施策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的教育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由于文本中的文字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因此学生只凭想象很难准确理解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体会其意境美与情感美。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音频,图文以及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的直观的情境体验,充分展示文本的美感。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进而强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提前搜集一些展示真实海上日出的图片与视频等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想象力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与壮观,同时教师可以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中体现出海上日出地壮丽的关键语句,如“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展示太阳欲出未出时的场景,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所想象到的画面,教师可以适当点评与补充。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感受海上日出的动态美,从而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知与鉴赏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引入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理解文本内涵以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问题引入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阅读文本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控好问题的难度和问题的实际性。这样才让提问的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本文属于童话故事中的内容,教学目标应是让学生读懂故事,并能够准确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与题目猜测故事内容是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听课时的专注度。其次,可以提问学生本文都有哪些陌生字词,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陌生字词,还能提高学生快速抓住文本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再次,当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后,可提出一些层次较高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并理解文本内容。比如教师可以提问“文中的五粒豆都各自有什么特点”“作者用哪些手法来刻画这五粒豆的形象”“从五粒豆不同的结局中你学到了什么,如果让你来讲述这个故事你会怎么讲”教师通过设计这些层次鲜明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探究时,运用教材来循序渐进的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最基本的阅读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融入生活情境,强化文本理解、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语文教材的大部分课文都是作者的真实所听,所见,所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真实生活场景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设计相关的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的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升华。

例如在教学《母鸡》时,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歌颂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设计日常话题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比如母鸡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之一,你们对母鸡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母鸡的外貌特征。同时为学生展示母鸡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真实生活中的母鸡与作者笔下的母鸡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深刻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情境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阅读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育人”的教育目标,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利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读写算,2025,(1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