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的初中物理命题初探

作者

高恒

河南省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 471000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求教学生学会教材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在物理命题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教材内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的物理基础储备,使物理题目能有效检验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情况和物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促进其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初中物理命题经验,从命题立意、题目命制、题目确定和题目解法说明几个层面探究初中物理命题过程。

一、命题立意

教师在命制物理题目之前,需充分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等层面确定题目立意,使物理题目在大方向上不发生偏移,能有效围绕核心素养对学生物理学科的要求进行命题。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看,要分别考虑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层面的内容,从源头上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从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来看,教师需充分研读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清晰每个物理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得命制的物理题目能包括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内容。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完成物理题目的兴趣,题目难度既要有一定挑战性又不能难度过高,使学生能够在完成物理题目的时候很好地巩固物理知识点。

二、题目命制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在初中物理题目命制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多个维度要求,如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使命题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能充分评价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从物理观念上看,在命制题目时,教师要创设情景应用题,要求学生应用物理观念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提出物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从科学思维上看,教师要重点考察学生能否构建物理模型,使复杂的物体题目简化;从科学探究上看,教师在题目命制时,需要创设物理探究情景,引导学生在完成题目时候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究;从科学态度与责任上看,教学在命制题目时,需通过题目重点了解学生对物理是否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否能意识到物理对社会的价值,是否能有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具体而言,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有关题目的命制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进行命制,考察学生能否利用模型构建和科学推理等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结合推理过程得出物理题目答案。例如,教师可在探究物理阻力与物理运动关系的时候,将题目情景设置为:“同一辆小车,在斜面相同和下滑高度相同时,改变表面粗糙程度,如分别在棉衣、毛巾和模板等条件下做静止下滑运动,小车的表面滑行距离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只改变表面粗糙程度而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是原因是什么,并让学生分析在这个物理实验中能得出那些结论。

三、命题确定

在确定题目立意和命制题目后,教师还要将命制的题目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最终确定题目。在确定题目的过程中,教师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是否结合了课程标准,是否满足学生物理学习需求,是否符合学生的物理认知和物理知识基础等?最终确定考卷题目。在题目呈现到学生面前之前,教师还需要仔细审核题目内容,首先,查看一张试卷的考题是否具有综合性,能否全方面考察学生物理学科学习情况;其次,教师还要仔细检查物理试题内容,以保证试题内容不存在逻辑问题、错别字问题和知识点问题;最后,要总体分析物理试题的难以程度,为了满足不同物理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难题和基础题的比例要设置到,使得所有所有都能提笔作答,增加学生做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具体而言,以“理解速度概念和用物理知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知识点考察为例,教师可创设情景,为学生设计一道组合应用题:“一辆汽车在笔直公路上均速行驶,为了确保行驶途中的安全,距离前方隧道口 950m时,司机开始按喇叭,6s后听到回声”,求以下题目答案(忽略其他因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求以下小题答案,并写出解答过程:

(1)在这 6s内,声音经过了多少路程?

(2)汽车 6s行驶了多少米?

(3)汽车的行驶速度?

(4)若该汽车保持行驶速度不变,到达隧道口还需要多少分钟?

这物理应用题由于 4 个难度递进的小题组成,使学生在解答时能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进入解题状态,能有效考察学生物理概念和科学思维的发展水平。

总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题目命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具体的命题过程上看,教师在命题立意时需结合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使题目大方向不发生偏移;其次,在题目命制的过程中,需结合教材具体的知识点设计题目,考察学生物理学科科学思维等四个层面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最后,在最终确定题目时,教师要对题目的科学度、难易度和逻辑性进行全面分析,制作出符合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要求的考卷。

参考文献:

[1]于茜,杨舒,魏月.核心素养立意命题的审题策略——以初中物理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4,39(12):103-107.

[2]董欣,夏银侠.初中物理命题中情境素材的选取和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4,(S1):105-107.

[3]孙龙周.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中填空题命题评析[J].物理之友,2023,39(0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