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性探究
陈云才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教师发展中心,517247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群文阅读便是指“以一个核心议题为纽带,将多篇文本有机组合进行教学”的新型模式。其模式的关键点便在于通过文本间的互文性,从而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共性、辨析差异,形成对议题的深入理解。例如,在“自然科普”这一单元章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生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议题,整合《松鼠》《蜜蜂》等课内文本与《昆虫记》选段,让学生在不同文体的写作手法的差异性中说明方法中的建构知识。单元整体教学通常都是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统筹规划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使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情感体验形成有机整体。例如,在五年级“民间故事”这一单元内容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设计“故事精读—人物评鉴—创编实践”的连贯性教学模板,避免单篇课文的孤立解读。并且在群文阅读中,学生通过分析多文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可以做到自主归纳规律、形成观点,符合“做中学”的认知逻辑。例如,在探讨“母爱主题”相关话题的群文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慈母情深》的细节描写与《父爱之舟》里一些场景的刻画,自主提炼出“通过具体事件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实现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转化。
二、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单元呈现“人文主题螺旋上升、语文要素梯度发展”的特点。例如,三年级侧重“简单叙事与想象”,六年级则转向“复杂思辨与文化传承”。然而,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目标碎片化:单篇教学难以凸显单元核心要素,如四年级“提问策略单元”中,《蝙蝠与雷达》等课文独立教学时,学生难以形成“从不同角度提问”的系统能力;阅读浅层化:课堂提问多停留在“是什么”的低阶认知,缺乏“为什么”“如何运用”的高阶思维训练;资源单一化:仅依赖教材文本,未能开发与议题匹配的课外资源(如乡土文化、跨媒介素材)。通过对 200 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 78% 的教师仍采用单篇逐课教学模式,仅 22% 尝试过群文阅读,且 56% 反映“文本选择困难”是主要障碍。课堂观察显示,群文阅读课堂中,学生平均仅 12 分钟用于实质性讨论,高阶思维问题占比不足 50% 。
三、群文阅读与单元整体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对接单元要素的核心问题
议题需同时体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重要求。例如,六年级“革命文化”这一单元中,教师可提炼相关议题“不同年代革命者的精神密码”,这样不仅可以呼应人文主题,又可以指向“通过人物描写体会品质”的语文要素。教师可以把问题链设计为:
1. 革命者的行为有哪些共性?(信息提取)
2. 时代背景如何影响他们的选择?(对比分析)
3. 现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革命精神?(迁移(二)构建课内课外联动的文本矩阵
教师也可以采用新型“1+X”模式,首先是以以单元课文为基准(1),拓展多元文本(X)为辅。
同源延伸:同一作者(如学完《落花生》后补充许地山散文);对比思辨:观点冲突文本(如环保主题中对比《只有一个地球》的理性说明与《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感性抒情);跨媒介整合:结合图文、视频等资源(如《赵州桥》教学中引入榫卯工艺短视频)。
(三)驱动深度学习的活动设计
最后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任务,并紧接着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行自觉的运用群文的阅读成果。例如,在“非连续性文本单元”中,可创设“策划校园科技节”任务,要求学生整合说明书、海报、数据图表等文本信息,完成活动方案设计。此类任务需经历“信息筛选—逻辑整合—创意表达”的完整思维过程,有效提升综合能力。
五、实践成效与反思某实验班经过一学期实践,数据显示:
阅读量:单单元接触文本从 3 篇增至 10 篇,字数提升 160% ;思维能力:高阶问题作答正确率从 38% 提升至 60% 。习作表现:单元作文中“论据具体性”优秀率提高 25% 。
然而,实践中仍面临文本选择耗时、城乡资源差异等挑战。未来可探索“乡土文化群文”开发,利用本土传说、民俗等资源降低对外部素材的依赖,同时加强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培训。综上所述,当今教育背景下,新推出的将群文阅读与单元整体教学的融合,是统编教材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路径。此模式中,通过议题统领、文本组构与任务驱动的协同作用,不仅突破了单篇教学的局限,还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后续的研究中也可进一步探索跨单元群文整合,从而更大力度的推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深度落地。
参考文献
[1]马慧君.谈基于群文阅读提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华活页 文选(教师版),2024(01):4-6.
[2]白亚珺.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性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12):44-46. DOI:10.13525/j.cnki.bclt.202212015.
[3]严章凤.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讨[J].名师在线,2025,11(0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