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作者

郑晨芳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城镇第一小学校 037300

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1.1 模式定义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与互动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小组成员有着明确的分工,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互相启发。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团队精神,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员组合,更是一种深度的知识共建和思想交融的过程。

1.2 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身已有的经验去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中,成员间不同的经验相互碰撞、融合,有助于新知识的建构。社会互赖理论也为其提供依据,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合作,因为每个成员的表现都与小组整体的成果息息相关。此外,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互动中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交往互动的平台。

1.3 教育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小组成员在合作中能够互相补充知识漏洞,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在小组内,学生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意见,协调不同观点,这些过程都是对社会技能的锻炼。再者,它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挖掘自身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

2.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传统教学弊端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在教学方法上,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主动探索的机会。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学生对科学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多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且,传统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因材施教,抑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发挥。

2.2 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小学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供更多探究的机会。小组成员可以共同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这种探究过程比单独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科学课中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多种观点,拓宽思维视野。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2.3 现存问题表现

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存的问题表现为多个方面。在分组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如没有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性格特点等因素,导致小组内成员分工不协调,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在活动设计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流程,活动内容有时过于简单,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或者过于复杂,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在评价机制上,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也无法准确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策略

3.1 分组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的分组策略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功的关键。分组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搭配在一起,例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带动稍弱的学生,促进共同进步。其次是学生的性格特点,把性格开朗和内向的学生组合,开朗的学生能够活跃小组气氛,内向的学生则可在交流中逐渐变得外向。再者,性别因素也不可忽视,男女学生搭配,有助于形成多元的思维方式。这样科学合理地分组,能够让每个小组都具有活力和创造力,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活动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至关重要。活动设计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比如在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可以设计让小组合作种植植物的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浇水,有的负责记录植物生长状态,有的负责查阅资料等。同时,活动要具有趣味性,像探究物体的沉浮时,可以组织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发现物体沉浮的规律并准确记录。活动的难度也要适中,太难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太简单则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精心设计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3 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评价应包括对小组整体和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对于小组整体的评价,要从合作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进行考量。在合作过程中,观察小组的分工是否合理、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是否积极参与等;在结果方面,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不能仅仅依据结果,更要关注其在小组中的贡献,如是否积极提出想法、是否认真倾听他人意见、是否在小组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等。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教师评价、小组成员互评和学生自评等,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结束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和潜力。通过合理运用该模式,可改善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未来需不断完善实施策略,深入研究其应用,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水平,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丽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 读写算,2025,(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