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实践案例分析
李金存
山东省新泰市东都镇南鲍小学上炭教学点 271222
一、人工智能助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在习作教学中导入微写作,突破写作难
依教学角度而言,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内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创作,便是有效的微写作教学。在学生的习作教学中,微写作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难点、重点、薄弱点以及整体构思都有较大帮助。在小学阶段进行习作练习时,多数学生会因为语言积累及表达能力有限而遇到一定的困难。对此,语文教师则可通过设计“微写作环节”来对学生写作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如,学生在景物描写过程中,对于部分景物的动态美,学生往往无法把握,
因此,教师则可先让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某一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再根据这一景物的具体变化来写出具体的景物微片段。学生通过对特定景物的片段描写,令其深刻地感受到景物的动态之美。而通过此类片段描写的训练,学生在进行整篇文章的构思及描写时,便能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景,笔下有话可说。然后再加头,收底,最后根据文章需要再添加关联,润色进行局部的修整,一篇完整的学生作文就呈现出来了。
(二)结构支架融通与思维导航
写作并非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逻辑组织与修辞选择的复合过程;教师首先借助模型生成的思维导图呈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宏观结构,再选取冲突推进、时空切换或视角轮转等叙事技法作为微观焦点,学生在观察导图节点与文本示例的同时,能够迅速捕捉到故事推进的内在规律,并通过“替换—扩写—反转”等操作对原型进行个性化改造,最终形成既保留童话质感又承载个人情感的独立作品;这种以动态生成材料引领结构意识觉醒的模式,有助于培养儿童对文本骨架的敏感度与驾驭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篇整体布局能力,构建持续自我更新的写作认知框架,为深度学习奠基铺垫基础。
二、案例实践:〈我来编童话〉课堂再造
(一)写前激趣:沉浸式剧情触发
教师借助模型生成的“鲤鱼湖危机”故事开场,让守护石失效与赖皮蛇袭击的画面通过大屏动画呈现,学生被邀请以小鲤鱼身份寻找恢复能量的文字秘钥;当课堂灯光微调并伴随水波声响,儿童沉浸感随之上升,随后的角色对话练习便自然流动,每组学生在讨论如何编写“守护石名片”时已潜移默化进入写作情境。
(二)写中支架:导图—范式双通道
教师向模型输入包含“啄木鸟”“冬天”“森林超市”的关键词,系统瞬间绘制多层级导图并给出“时序齿轮”“因果链条”两类叙事范式;学生小组依据兴趣挑选其一,再对节点进行扩写或调换顺序,通过拼贴式创造生成新情节;整个环节里,教师仅通过追问角色动机与情感温度来维持叙事张力,让技术输出成为思维跳板而非答案终点。
(三)写后反馈:数据驱动迭代
首轮草稿上传后,模型按语言准确度、情节合理度、情感真诚度与创新亮度给出直观分布图,学生通过配色差异锁定弱项,再结合低分片段的具体标注进行重写;教师此时提供不多不少的点拨,让修改聚焦冲突深化或象征细节增色,第二轮成稿完成后,系统与学生互评数据汇总至个人成长档案,用以追踪长周期写作曲线。
三、风险预警与调适路径
(一)信息同温层的隐秘蔓延
模型依据历史指令与阅读偏好不断推送同质材料,看似高效却可能削弱学生对多元文本的开放度,当阅读范围被算法编织为狭窄茧室,写作所需的文化养分便趋于单一;教师可通过布置跨体裁阅读清单与开展现场观察任务,让儿童跳脱屏幕,重新连结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以此冲破推荐逻辑带来的视域收缩,并重塑批判性阅读能力。
(二)思维惰化与原创稀释
当模型即时生成语段甚至整篇范文,学生若直接挪用便会在短时间收获“高质”文本却失去拆解表达细节的机会,久而久之,审思与推敲将让位于复制与黏贴;对此,教师需设计必须经过情感投射与细节补写方能完成的开放任务,并设置首稿手写、修改电子化的混合流程,使认知加工仍保持足够强度与深度。
(三)情感淡化与伦理焦虑
算法产出缺乏真实体验支撑,作品往往呈现情绪模板化倾向,而学生倘若长期依赖此类语言,表达温度将被技术冷峻所稀释;教师可以安排“校园声音日记”“社区小新闻”等基于真实情境的资料采集活动,让童真情感流淌,再通过模型进行篇章结构重组与修辞点缀,确保情感主体不被取代,同时向学生阐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原则,筑牢伦理底线,构建人机边界。
四、结论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深度耦合后,资源输入、结构建构与反馈评价三大环节得以同步升级,课堂呈现由单向灌输向多向交互转型,学生在高频对话中获得即时鼓励与修正,教师则将时间投入到情感引导与思维拓展之中,从而在技术赋能下重塑教学角色;更重要的是,人机协同促成的多元文本生态激活了学生对语言形态与情节构造的好奇心,为后续跨学科学习积蓄创造潜能,并为教育公平提供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莉.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小学生作文辅导( 上旬),2022,(12):60-62.
[2]马松. 关于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的专题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 中旬),202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