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学习力培养,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张剑
湖南省长沙市 中嘉高级中学 410023
一、研究背景与现实诉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这一方案列为教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在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中,主要以“主题意义引领”为编写理念,通过《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等板块的构建形成了完整学习链条,为学习力培养提供了文本依托。然而,当前教学中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1、内驱力不足:传统单一的词汇讲解加语法分析的模式目前已经难以激活学生兴趣,尤其是在必修模块中,很多学生都对“人与社会”这一主题的文本缺乏探究动力。
2、方法碎片化:阅读教学侧重点在于题目的解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预测、略读、推断词义”这些策略的系统训练,导致学生面对像《The Secret of Success》这类复杂的语篇时无从下手。
3、习惯培养缺失:写作教学中“教师批改到学生订正”的单向反馈占据了教学方式的主导,因此,学生很缺乏自我修改或同伴互评或是二次润色的习惯,导致了作文中语法错误重复率高达 40% 。
二、学习力培养的实践策略与课例分析
(一)情境化主题激活内驱力
策略:首先结合教材主题的语境,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将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价值认知关联,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课例:译林版必修四 Unit 2“Sports events”
情境创设:课前播放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提问:“What makes a sports eventunforgettable?”之后引导学生分享观赛经历;
主题延伸: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申办奥运会的城市需具备哪些条件”的讨论,结合北京冬奥会案例分析“绿色奥运”理念;
任务驱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分为各个小组并设计“校园体育文化节”方案,要求用英语撰写策划书并展示,将语言运用与活动参与结合。
效果: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发言频次提升了 3 倍,课后调查显示 89% 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有关联,更愿意主动参与。
(二)结构化策略传授方法
策略:基于教材语篇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提炼普适性学习方法,通过“示范—练习—迁移”的这一学习模式的闭环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策略体系。
课例:译林版选修七 Unit 1“Living with technology”《Reading》
阅读前:展示标题《The TV that changed my life》提问:“What kind of TV might changea person’s life?”引导学生通过标题预测文本内容。
阅读中:信息提取与整合策略通过快速浏览文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去梳理“主人公使用电视前的生活状态到接触电视后的改变再到对科技的反思”的叙事脉络并定位关键数据,分析细节对主题的支撑作用,最后再通过“‘I realized I needed to change my life’”等语句,推断主人公情感变化与态度立场。
阅读后:批判性思维策略
开展辩论:“Is technology a blessing or a curse?”要求结合文本观点与生活实例,运用“观点—论据—结论”的论证结构表达。
(三)持续性训练固化习惯
策略:围绕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全流程,设计序列化的训练任务,通过反复实践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模式。
预习习惯:结构化任务引导
词汇:用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搭配词典》查询 3 个重点词的搭配(如“attach”搭配“importance to”);
语篇:绘制文本结构简图(如必修二 Unit 1“Tales of the unexplained”《Reading》的“现象—调查—结论”框架)并提出 1 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课堂习惯:互动式记录强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将笔记分为“关键词区”(如“genre: science fiction”)、“笔记区”(如文本细节)、“反思区”(如“我的疑问:How to distinguish fact from fiction?”),每节课预留 5 分钟时间用来整理当堂课的笔记。
复习习惯:循环式巩固提升
用英语复述课堂重点(如“Today we learned about the structure of a news report”)并整理错题本,标注自己的错误类型,并可以每个月都制作一个单元知识图谱,梳理“主题—词汇—语法—语用”的关联。
综上所述,在译林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习力的培养始终需要做到贯穿“主题情境激活到策略系统传授再到习惯持续固化”的层层递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巧妙的依托教材的主题语境与任务的设计,将“内驱力”融入到真实的语言运用当中,让习惯培养渗透于日常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学习力与语言能力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学会主动成长的转变,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王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