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探究性学习在中职数学课堂上的重要意义
谢炎志
广东省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511500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起源于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强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反思建构知识,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的学习模式。
二.中职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中职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其实践意义涵盖素养培养、兴趣激发、教学改革及创新能力培养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培养其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职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易挫伤学习积极性,而探究性学习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入以及探讨活动等,帮助学生获取完整知识,形成体系,并培养了科学探索精神。譬如在讲解数列内容的时候,笔者一改以往的“直接输出”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分期付款问题(如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还款计算)让学生探究的方式组织学习,发现课堂气氛明显好转了,学生思考多了,发言多了,互动多了,学习效果明显好了。显然,探究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种多维度的教学效果是“填鸭式”教学难以达到的。
2.探究性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
探究性学习通过生活化案例和互动式教学,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模式。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享受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这个章节时,通过“折纸实验”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并建立指数函数模型,然后让学生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并通过观察分析函数图像得出指数函数的性质。一节课下来,笔者发现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度和参与度都比传统课堂要明显提高。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相对传统课堂而言更喜欢探究性的课堂。
3.探究性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
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解题思路呈现多元化,结论也呈现开放性,探究学习模式下的发散性思维和自由化思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以下这道三角函数题目:已知tana=3,求 sinz⋅cosa+2cos2a 的值。参考答案中解题思路为:先联立方程组
与sin2a+cos2a=1,求出 sina 与 cosa 的值,这时的 sina 与 cosa 均有正负两种可能数值,接着对角a 在不同的象限展开分类讨论,最后综合分析得出
的值。在授课中,笔者让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究,结果发现学生有区别于参考答案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避开了对角 a 从属象限的讨论,降低了解题繁琐度,较为新颖:sina×cosa+2cos2a=(tana×cosa×cosa) +2cos2a=5cos2a ,学生通过对题目进行以上处理后再作计算,这样成功排除了角a 可能属于不同象限的干扰,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可见,探究式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
三.探究性学习模式与接受性学习模式的对比实验
为了对比探究性学习活动和传统教学活动的结果差异,笔者选取了两个会计专业平行班就“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章节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班采取探究性学习模式,学生自主作图、同桌间相互合作,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函数的性质;对照班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进行接受性学习,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向学生演示作图过程,直接向学生讲解图像的特征,帮学生归纳出函数的性质。结果发现,两班无论在课堂氛围还是在教学效果上都存在明显差异。
1.课堂氛围及学生状态:实验班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精神状态好,基本都参与进课堂学习,学生对教师提问的问题反响迅速而热烈,师生互动性良好;采取传统授课模式的对照班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虽然教师也有提问行为,但课堂总体较为沉闷,学生虽能回应教师问题,但三三两两,声音稀疏,学生精神状态一般,有个别存在打瞌睡现象。
2.教学效果检测:课后即时以及隔一周后分别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同试题测试,测试题为 4 道比较两幂大小题型[2 道同“底(指幂的底数,下同)”不同“指”(指幂的指数,下同)题型,1 道同“指”不同“底”题型,1 道“底指”均不同题型],1 道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并求出指数函数值的题型。两班成绩对比如下:

从对比数据看,课后检测两班测试平均分差异不算大,只相差 3.5 分,控制在个位数,但一周后测试差异比较明显,差异扩大到两位数,达到11 分。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可得出探究性学习效果比传统教学效果更好更持续,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取的知识要比传统教学效果获取的知识掌握的要更透彻、更深刻。
笔者通过以上对比实验看出在特定的课题内容上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效果要比传统教学方法要更优,虽然实验存在特定性和片面性,但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论角度上来看,探究性教学模式显然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优化课堂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探究性学习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特别是 AI 信息技术融合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能有效解决传统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不高、知识应用水平低下等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数学素养、创新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及长远发展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华: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 王敏: 探究性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
3.马云鹏、韩继伟:数学探究活动开发与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