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木雕技艺及现代传承
欧阳胜
湘潭市巨匠木艺有限公司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湖南木雕承载了地方性知识与手工技艺,是木雕工匠的文化遗产。受到湖南地区民俗文化影响,湖南木雕基本上都是以祈福迎祥以及驱邪避凶主体相关,对应的图样具有吉祥的意义。下面将针对湖南地区木雕技艺以及现代传承开展深入研究,促使木雕技艺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繁荣。
关键词:木雕技艺;现代传承;湖南地区
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木雕技艺的传承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能够使其在现代社会一直发扬下去,湖南地区应当明确自身在木雕技艺方面的特征,实现对木雕的发展历史以及特色的研究,在这一基础上拓展思路,实现对各种先进手段的运用来传承湖南地区木雕技艺,实现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湖南木雕技艺的特征分析
(一)湖南木雕题材
1.吉祥图案
受湖南地区群众趋利避害等功利性想法的影响,在木雕技艺方面基本都是通过谐音、象征或者比拟等方式,将广大群众多子多福、纳福求吉等吉祥的期望转化为比较页数的图案融入到木雕中。在湖南木雕中比较常见的图案包括了鱼、鼠、石榴等子孙繁衍的昌盛寓意;“一路连科”木雕作品描述了一只白鹭在莲叶中觅食的情景,鹭与路谐音,莲与连谐音,代表了科举仕途顺遂。福、禄、寿、喜、财等五福题材也非常常见,反映出了人们纳福求吉的民俗观念。除此之外,湖南地区还包括了一些“五谷丰登”、“喜上眉梢”、“鹿鹤同春”、“松鹤延年”等吉祥的图案。
2.神话传说与戏曲故事
湖南在古代属于楚国,因此受文化影响,信鬼好祀,宗教文化浓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宗祠、神像以及庙宇等宗教祭祀空间。人们将驱邪纳吉的预愿望寄托给了神灵,而这也为湖南地区木雕技艺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1]。在当地具有代表性为“龙凤题材”,龙凤题材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被人们广泛运用到民居正厅、宗祠以及神龛等地方。在明清时期,龙凤变成了世俗的因素,在婚床、戏台以及桌椅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一题材。除此之外,在湖南木雕中还包含了许多喜闻见乐的戏剧形象。在明万历年间,昆区从苏州传承到了湖南地区,并且与祁剧以及湘南民歌小调融合到了一起进行了创新,目前已经成为了特色的湘昆。而这一题材目前也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湖南木雕中,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包括了《将相和》、《西厢记》以及《牡丹亭》,这些戏曲场景成为了居民木雕装饰的图案,比如,《黄袍加身》以及《将相和》等等。
(二)湖南木雕造型
湖南木雕技艺采取了浮雕与镂空雕刻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多层透雕,从而形成了虚实结合的雕刻特点,使整个作品带给人们的感觉更加真实[2]。木雕的造型简洁,并不注重环境以及人物的比例。湖南木雕刀法包括了斜平弯窝圆等,用刀圆熟厚实,多层镂空,其中包括了高浮雕浅浮雕以及阴阳线科等手法,两者交互融合,将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在场景构图中,基本都是人大屋小,人物形象头大身小,并不注重人物面部五官以及神情方面的塑造,而是通过动态化的塑造来彰显整个神态,看起来更加生动。动物的造型也并不注重比例,而是将动物特征夸张的显示出来,加入一些抽象性的元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现象空间。在植物以及景观雕刻中也是注重神态的刻画,充分彰显了楚人的浪漫情感。
(三)湖南木雕色彩装饰
湖南木雕基本上都是采取髹漆工艺,并且颜色方面也是以黑、红、金为主,充分彰显出了木纹所具有的肌理感与质感,并不需要任何的修饰,直接彰显出了木雕的原生以及质朴所蕴藏的美感,在起到装饰性的同时,实用性也显著提升[3]。与潮州木雕、剑川木雕相比,湖南木雕的功利性比较强;又精雕细刻的东阳木雕以及徽州木雕相比,湖南木雕更加朴拙,人物、动物以及花卉雕刻上采取抽象的技艺,实现了神形兼备。
二、湖南木雕技艺的现代传承
(一)加强宣传,回归生活
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工艺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缺少实用功能的工艺将会被大工业生产摒弃,导致木雕工艺只能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去发展,与大众生活存在较大距离,成为鉴赏与收藏的物品。为了更好的得到传承,将艺术回归日常生活至关重要性,保证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充分彰显出民间文化内在生命力。传统木雕工艺的专业化与艺术化发展,将会使木雕文化被广大群众熟知,成为收藏品以及高档装饰品以及现代艺术形式之一。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各种政策,实现保护补助以及媒体传播等方式,帮助并且引导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非遗保护实践。湖南木雕技艺的工匠以及艺术家成为了现代传承的主要对象。其身上的知识体系以及技能结构将会湖南木雕带来深刻的影响。以郴州以及周围城市为主,通过国家的扶持以及媒体的宣传,目前已经吸引了安徽、广东以及黑龙江等地区的青睐,形成了品牌效应以及市场扩张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4]。
(二)拓展传承手段,加强与高校合作
在木雕技艺传承中,师傅传承是最为古老的方式,主要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木雕师傅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传递给徒弟。师傅应当了解徒弟特点以及兴趣选择合适的木雕技艺进行传承,并且引导徒弟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4]。而这样的方式传承效果比较差,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并且受众局限。在现代化背景下,湖南地区可以与一些高校或者艺术院校合作,开设木雕专业或者课程,实现专项木雕人才培养。而高校以及艺术学校可以聘请经验充足的木雕师傅担任教师,将其传递给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指导,保证培养出更多专业化的木雕人才。
(三)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数字化传承
在木雕技艺传承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先进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专业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木雕技艺的流程、技巧、工具以及材料等各种资源录制与保存下来,生成数字化档案,这些将会成为木雕技艺传承的资料库。并且,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传承人保留木雕技艺的特征,以免在传承中出现偏差,失去了真实性[5]。在此过程中,木雕技艺人员可以为拍摄的视频资源配备文字说明以及图片等资料,从而上传到数字化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与传播,有效扩大湖南木雕技艺的影响力与传承,使人们提升对传统技法的热爱之情,并且提升文化自信。湖南地区可以建设木雕技艺数字化展厅,将优秀的木雕作品以及代表性传承人展示出来,在展厅内广大群众还可以实现交互设计,感受木雕技艺存在的魅力。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沉浸式体验,感受到木雕制作的乐趣以及挑战。
三、结束语
根据文章叙述,在现代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对传统木雕技艺的了解少之又少。湖南地区木雕技艺作为地域文化重要组成,具有深刻的传承价值。通过对湖南木雕技艺的研究,发现其在雕刻题材、造型以及色彩方面具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在传承中,当地需要加强宣传,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且与高校合作,培养更多工匠人才,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传承,保证湖南木雕技艺被更多人熟知。
参考文献:
[1]黄朝斌,赵木龙. 精雕细琢传承木雕技艺——读金晖《木雕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21 (04): 109-111.
[2]本刊编辑部 ,董茹. 木雕技艺,见证一块木头的蜕变重生——木雕作品赏析 [J]. 科学之友, 2024, (02): 20.
[3]薛坤. 传习、变迁与创新——东阳木雕工艺发展研究 [J]. 民艺, 2023, (04): 27-34.
[4]吴茜,周攀攀. 非洲木雕技艺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J]. 林产工业, 2021, 58 (09): 109-111.
[5]王磊. 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的现代设计重塑——以新疆传统民居建造木雕手工艺为例 [J]. 大观, 2019, (11): 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