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路径探索

作者

谭炳炎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 4230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强大的文本生成、语义理解、智能交互等能力,为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还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因此,探索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

在当今教育多元化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意义重大。从学生个体发展来看,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能依据这些差异,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内容与方法。比如,对古代诗词兴趣浓厚但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人工智能可提供趣味解读、背景故事及渐进式练习,激发其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助力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实现全面发展。从语文教学层面而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 应用挑战

2.1 技术精准性与适应性挑战

生成式人工智能虽具备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但在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应用中,精准性与适应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语文知识丰富且复杂,包含大量模糊、隐晦的表达,像古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内涵,人工智能有时难以精准把握。例如分析李商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与象征意义,人工智能可能仅给出表面的、大众化的解读,无法深入挖掘诗人独特的创作心境与诗歌深层次的审美价值。

2.2 教育伦理与价值观引导挑战

在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中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会面临教育伦理和价值观引导的严峻挑战。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基于大量数据训练,可能存在价值观偏差或不良信息。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若学生长期接触这些有偏差的内容,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塑造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写作辅导中,人工智能可能为了追求文采或独特性,生成一些违背公序良俗或主流价值观的表述。

2.3 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挑战

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协作带来了挑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新技术存在抵触情绪或缺乏足够的应用能力,难以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开展教学。他们可能不熟悉人工智能的操作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导致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在协作过程中,如何明确教师与人工智能的职责分工也是一个难题。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建议,但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情感关怀、人文引导和现场互动。

3 应对策略

3.1 提升技术精准性与适应性策略

为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中的精准性与适应性,需多维度发力。技术层面,持续优化算法模型是关键。研发团队应加大投入,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对算法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改进。例如,收集大量经典语文教材、优秀文学作品、学生优秀作文等作为训练数据,让人工智能深入学习语文的语言风格、表达习惯和文化内涵,提高对古诗词意象、文言文语法、现代文情感等的理解能力。

3.2 强化教育伦理与价值观引导策略

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教育伦理和价值观问题,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引导体系。教育部门应联合技术企业制定严格的审核标准,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在内容进入学习平台前,设置专门的审核环节,过滤掉存在价值观偏差、不良信息或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学校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3 促进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策略

促进教师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有效协作,需要从培训和支持两方面入手。教育机构和学校应组织系统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3.4 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策略

在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保障学生的数据安全与隐私至关重要。技术上,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无论是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的答题记录、学习进度,还是个人信息等,都要进行严格加密,防止数据泄露和被非法获取。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路径探索为高中语文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智能辅导、内容生成、学习分析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构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路径,包括学习准备、学习实施、学习评价与反馈等阶段,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语文实施路径探索 . 付云常 .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 学术刊 ),2022(13)

[2]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程实施路径探索——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为例 . 刘清群 ; 鲍道宏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