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语文低段分层教学研究
邹岚
陕西省定边县杨井镇学校 718600
引言:
在当今教育领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小学语文低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因此,探索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语文低段分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在小学语文低段课堂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识字量大,阅读能力强,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而有的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较弱,学习语文感到吃力。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知识掌握程度上,还表现在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学习速度等方面。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觉得教学内容缺乏挑战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逐渐失去学习信心。(三)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分层教学成为必然选择。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语文低段分层教学的目标
(一)知识掌握目标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汉字的认读、书写,词语的理解、运用,句子的读写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更多的拓展知识;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要求他们扎实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字词和简单的句子,逐步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能力培养重点。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拓展阅读和创意写作;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着重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基本的读写能力。
(三)兴趣激发目标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都愿意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语文低段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学生分层
在学期初,通过对学生入学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将学生划分为 A、B、C 三个层次。A 层学生为学习能力较强、基础扎实、对语文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B 层学生为学习能力中等、基础一般、有一定的学习潜力的学生;C 层学生为学习能力较弱、基础薄弱、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定期对学生的层次进行调整,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制定分层教学目标。A 层学生的教学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除了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外,还要进行拓展阅读和写作训练,如阅读课外名著、撰写小短文等,培养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B 层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语文水平。C层学生的教学目标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认识常用汉字,学会正确书写和运用,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内选择和安排上,根据分层教学目标进行差异化设计。对于 A 层学生,提供拓展性的教学内容,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对于 B 层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C 层学生,重点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采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方法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 A 层学生,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于 B 层学生,采用讲授式与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 C 层学生,采用直观演示、游戏教学等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语文低段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和评价分层等具体策略的实施,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然而,分层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准确分层、如何协调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分层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分层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菁华 .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4,(21):6-8.
[2] 郑丽卿 .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 [J]. 生活教育 ,2024,(17):80-82.
[3] 任海山 .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J]. 名师在线 ,2024,(07):37-39.
[4] 宋早香 . 双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探索 [J]. 读写算 ,2024,(04):47-49.
[5] 肖雯 . 基于双减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讨 [C]// 华教创新 ( 北京 ) 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 .2023 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二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坛”论文集(专题 2). 江西 省 赣 州 市 信 丰 县 正 平 镇 中 心 小 学 ;,2023:200-202.DOI:10.26914/c.cnkihy.2023.04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