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探究

作者

王欢

保定白沟新城许庄学校 074004

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语文作为基础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减少机械重复的作业和过度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学习,提高阅读效果。

1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双减”政策大力推行的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从学生素养提升层面看,阅读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石。“双减”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有更多时间沉浸阅读。在阅读中,学生能积累丰富词汇、优美语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还能接触多元思想与文化,拓宽视野,培养思维敏捷性与深刻性,为写作和口语交际奠定坚实基础。从兴趣培养与习惯养成角度讲,阅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2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阅读教学目标缺乏精准分层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常常“一刀切”,缺乏精准分层。不同学生在阅读基础、理解能力、学习速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然而教师往往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识字量和阅读理解能力,但教学目标仍局限于简单认字和朗读,未能满足其进一步拓展阅读思维的需求;而对于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统一目标又可能过高,导致他们难以理解课文内容,逐渐丧失阅读信心。

2.2 阅读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材中的部分课文虽然文质兼美,但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例如一些描写历史故事、传统文化或特定地域风情的课文,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和背景知识,在学习时感到晦涩难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不注重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难以真正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3 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形式化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师生互动普遍存在形式化的问题。一些教师为了体现互动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但这些互动往往缺乏深度和实效性。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足,学生还未充分思考就急于让学生回答,导致回答质量不高;或者教师只关注部分积极发言的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参与,使得互动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

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3.1 构建多元阅读资源库,拓宽阅读视野

“双减”政策为学生减轻了课业负担,让他们拥有了更多自主阅读时间。在此背景下,构建多元阅读资源库至关重要。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精心挑选各类阅读材料。除了经典文学作品,还可纳入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童话寓言等。例如,低年级学生适合图文并茂的绘本,像《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中高年级学生则可阅读《小王子》《夏洛的网》等经典小说,提升文学素养。

3.2 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深化阅读理解

主题阅读活动能将零散的阅读内容系统化,帮助学生深化对某一主题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节日文化或社会热点,确定阅读主题。比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等书籍,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环保”为主题,推荐《寂静的春天》《森林报》等作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讨论交流、主题创作等。

3.3 实施个性化阅读指导,满足差异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双减”背景下,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阅读指导。对于阅读兴趣浓厚、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具有挑战性的书籍,如《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等,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考,鼓励他们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参加阅读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阅读水平。

3.4 建立阅读评价激励机制,激发阅读动力

科学合理的阅读评价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态度、阅读方法、阅读参与度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充分认识“双减”政策对阅读教学的影响,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通过激发阅读兴趣、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加强阅读指导、开展阅读评价等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获得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和家庭也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劳动教育撬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支点 [J]. 曾梅娟 . 新教育 ,2024(14)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研究 [J]. 崔莹 .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