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及针对性教学策略研究
齐祥芳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小学校 401120
引言
在小学数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基础,也是核心内容,贯穿在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当前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然后在落实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强调因材施教的前提下,使得各类针对性教学策略在实践环节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1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主要成因
1.1 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某些学生对数学计算过程中所涉及的运算定理或数学概念等不能充分理解,无法实现融会贯通,往往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等层面。例如,在乘法分配律等知识点的学习环节,学生虽然能够背诵相应的公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写错,并没有充分理解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分别相乘再相加的算理。在概念核算理解模糊的前提下,导致学生计算出现错误。
1.2 学习习惯存在缺陷
某些学生往往因为粗心看错了符号、数字或运算顺序等,存在审题方面的缺陷。例如,有的学生把 36÷6 误看成 36×6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审题不够认真,在多步骤计算过程中极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问题或连锁错误。同时,某些学生往往也存在书写比较潦草或运算符号认知模糊等问题,导致计算出现比较严重的错误。例如,有些学生把“5”写成“3”,后续计算过程中就出现全错的情况。另外,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因为数位对齐不整齐,对于加减乘除的进位退位操作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问题。
1.3 教学方法存在局限性
某些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对于算理的推导过程并没有高度重视。例如,在针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环节,往往直接告知用一位数分别乘以个位和十位再相加,而不是通过小棒摆一摆等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由此导致学生往往只会模仿相关步骤,但遇到变式问题就会出现计算错误。
2 提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针对性教学策略
2.1 夯实数学基础,深化算理理解
要使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在优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数学基础得到夯实,对于算理进行更深入理解,特别是对于概念和算理都要充分领会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计算能力提升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针对分数除法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新要求和学生的学情特点,采用情境创设以及直观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对算理进行更深刻理解。在情境创设方面,可以通过折纸情境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的推导过程,然后再通过整体的操作工作,使学生实现灵活应用和融会贯通。在针对小数乘法等内容进行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元角分的实际应用情景,例如 0.5 元 ×3=1.5 元,让学生可以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的相关规律,同时也要强化基础口算训练。在低年级的口算训练环节,可以在 20 以内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法的教学环节,通过每日5 分钟口算练习,让学生在清算、试算、抢答等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答题正确率和答题速度,在计算方面取得高效性。在高年级的口算练习环节,可以充分落实凑整口算基本原则,例如25×4=100, 125×8=1000 ,这样可以为复杂计算能力提升提供必要条件。
2.2 优化学生计算习惯,提升计算规范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审题方法,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融会贯通。设计时要读明数字和符号,其次要读清运算顺序,第三要边读边思考是否能有简便的计算方法。例如,在计算 35×99+35 时,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按部就班的计算等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充分规范自身的书写,在把握数字和符号书写标准的前提下,使学生实现精准练习和有效实践。例如,零要封口,加号要横平竖直,让学生在竖式计算方面做到数位对齐,步骤清晰。同时,也可以开展书写评比活动,让学生的书写规范性得到优化。
2.3 充分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有效设计分层练习模式,结合学生的计算基础和学习水平设计三种不同的练习题:基础题、提升题、挑战题。让学生在分层练习指导下,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并灵活应用。同时,要融入生活情境,将计算过程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例如,可以设置家庭水电费计算、购物打折核算等相关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计算的精准性,实际计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有效设计生活情景,让学生思考为班级采购 12 本笔记本,每本 8 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导,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明确其中的算理,然后在精准计算的过程中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提供条件。同时,也可以在游戏化教育方面有效优化,通过数学抢答赛以及小组闯关等游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把错题整理成案例,让学生扮演侦探,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在实践和反思中使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要明确当前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然后,在对症下药的
前提下,使学生可以在针对性教学策略的指引之下提升自身的数学计算意识和计算能力,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以娜 .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及提升策略[J]. 数学教学通讯 , 2023(12): 45-47.
[2] 王运军 . 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优化路径 [J]. 基础教育论坛 , 2024(5):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