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车商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杨斯淇
新疆铁路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830011
引言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承担着巨大客运任务。铁路建设不断完善和高铁网络快速扩展让铁路站车成为集交通、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在为旅客提供便捷出行服务的同时,商业运营活动也体现多元化、复杂化发展趋势,但因为人员流动密集、空间环境相对封闭、商业业态多样等特点,铁路站车商业运营面临不少安全风险和挑战。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防范和控制商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成了当前铁路安全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加强铁路站车商业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铁路站车作为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商业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危。站车内商业设施的稳固性、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存在隐患,如货架倾倒或者电线短路引发火灾、人群密集时很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做好安全管理能从源头消除威胁,为旅客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让旅客安心乘车、舒心购物、享受服务,切实保障每一位旅客在站车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
1.2 维护铁路运输秩序
有序的商业运营是铁路运输秩序稳定的重要支撑。商业运营安全如果失控引发事故,例如站车商铺起火,肯定会导致站车紧急疏散旅客、暂停运营,这种情况不仅会让当次列车晚点,还会影响后续一系列列车的运行时刻,打乱整个铁路运输计划。做好安全管理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确保铁路运输按图行车,维持运输秩序的顺畅[1]。
2 加强铁路站车商业运营安全管理策略
2.1 构建铁路站车消防安全全链条防控体系
铁路站车人员密集、流动量大,消防安全管理得建立从源头预防到应急处置的完整防控链条,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覆盖所有安全风险。用电安全管理中,铁路站车运营方要搭建智能化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同时安装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测电气线路的绝缘性能,确保供电系统稳定可靠。施工消防安全管理时,运营方要执行严格的动火作业审批制度,明确施工区域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配备足量有效的消防器材,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巡查机制,还得给施工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消防设施配置工作中,运营方要结合站车建筑结构特点和人员流动规律做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同时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备。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时,运营方要针对不同火灾类型和场所特点设计差异化处置方案,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建立与地方消防部门的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中,运营方要建立分层次培训体系,对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安保人员分别开展针对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人人关注、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2.2 建立铁路站车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机制
针对铁路站车流动性强、食品周转快的特点,监管人员要构建从原料采购到消费终端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用标准化操作流程和严格监督措施守住食品质量安全防线。食品加工制作时,工作人员要制定标准化操作规范,既要管控加工场所的环境卫生、建立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还要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让整个加工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原料采购时,监管人员要建立合格供应商评价体系,严格审查食品原料供应商资质,还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让原料来源可以追溯、质量能控制。食品储存时,管理人员要根据食品特性设置不同温湿度的储存环境,建立食品分类存放制度,还要关注食品保质期,定期检查质量,及时清理过期变质的食品。食品销售时,销售点要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每个点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人,还要建立销售记录制度,定期检查在售食品质量,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2]。食品安全监测方面,监管部门要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抽检,用快速检测技术检测重点食品的安全指标,还要建立问题反馈和处置机制。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上,相关部门要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报告制度,明确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2.3 完善铁路站车反恐安全立体化防控网络
铁路站车的反恐安全防护工作需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通过多层次防护措施有效防范恐怖袭击风险。人员防控体系建设要建立严格的人员审查和安检制度,一是对工作人员要进行政治审查和培训,合格后才可以上岗。二是对进站旅客和行李做全面安全检查,同时加强重点区域巡视检查,并通过可疑人员识别和及时报告机制提升安保人员的反恐意识与识别能力,物理防护设施配置则要结合站车建筑布局和人员流动特点设置防冲撞设施,完善出入口控制系统,同时搭建隔离防护设施确保关键部位得到有效保护。
2.4 提升铁路站车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在交通枢纽型商业场景中,车站商户作为服务供给端的核心主体,其服务质量优化既是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的内在要求,亦是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其一,构建标准化与柔性化兼具的服务流程体系,通过制定精细化的操作规范(如订单响应时效、商品陈列标准)确保基础服务的均质性,同时授权一线员工依据场景动态调整服务策略,实现刚性制度与人性化关怀的有机平衡;其二,深化数字化赋能实践,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客流高峰时段、消费偏好特征及潜在痛点,据此优化排班机制、库存管理与动线设计,并借助智能终端设备提升交互效率;其三,强化员工专业素养培育,建立涵盖服务礼仪、应急处理、跨文化沟通等模块的常态化培训体系,将服务意识内化为组织文化基因;其四,完善质量监控闭环机制,运用神秘顾客暗访、实时满意度测评及投诉溯源分析等工具实施全过程管控,形成“监测 - 反馈 - 改进”的持续迭代循环。此多维协同的服务创新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旅客的消费体验价值,更能通过口碑效应驱动品牌忠诚度与市场渗透率的双重增长,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生共荣。服务创新提升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开发智能化服务产品,搭建个性化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3 结语
对于铁路站车的商业运营,安全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监管部门、铁路运输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同时强化反恐安全防范措施和提升服务质量标准,这些举措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未来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铁路站车商业运营的安全管理会朝着更智能、更精细的方向走,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的现代化铁路运输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罗静雯 . 改善铁路站车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J].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4,14(1):45-48.
[2] 刘德成 . 浅谈铁路行车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3(12):158-160.
[3] 郭丽. 地铁车站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方式探讨[J]. 汽车周刊,2023(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