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非遗传统文化在统编版教材中创新与传承
黄巧仪
东莞市塘厦镇林村小学 广东东莞 523000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精神。在统编版教材中融入非遗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文化的根基,还能促进对多样文化的尊重与包容。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探讨非遗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从而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一、跨学科视角下非遗传统文化在统编版教材中创新与传承的意义
在跨学科的视角下,非遗传统文化在统编版教材中的创新与传承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这种整合不仅为课程内容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促进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通过将非遗元素与科学、历史等学科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实际学习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此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非遗文化进行创新呈现,使其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参与感。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实现了文化的生动传承,也为教育的未来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二、跨学科视角下非遗传统文化在统编版教材中创新与传承的策略
(一)了解非遗,坚定文化自信
教师应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非遗项目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1]。可以结合美术、音乐等多学科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和田野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文化,以增强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例如,在“课后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教师选择麒麟舞作为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其历史背景、艺术形式及在节庆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查找关于麒麟舞的资料,并分享各自的认识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麒麟舞为素材撰写作文,描述他们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情感,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又如,在“讲民间故事”的口语交际中,教师可以展示一段麒麟舞的精彩表演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动作、服饰及表现出的文化内涵,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与体验。学生可以讨论麒麟舞如何象征吉祥如意,以及它在中国民间庆典中的独特地位。这一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深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坚定文化自信。
(二)挖掘非遗,发扬传统价值
在教材内容上,应注重挖掘非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通过故事、案例和人物传记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非遗项目所反映的社会价值和伦理观念,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
在习作《家乡的风俗》中,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介绍麒麟舞的历史背景、文化象征以及其在节庆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兴趣。随后,教师安排学生参加实际的麒麟舞表演,通过角色分配和排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舞蹈的节奏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种身体的参与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化的直观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表演活动结束后,学生被鼓励撰写课后习作,详细记录自己参与麒麟舞的体验,包括舞动时的感受、现场的热烈氛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2]。通过这种写作,学生能够将个人经历与文化内涵结合,深入理解麒麟舞所传达的吉祥与祝福的意义。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使他们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真正实现传统价值的升华与延续。
(三)传承非遗,延续历史脉络
在教学中可设置专门的模块,介绍非遗文化的历史沿革、技艺传承和地域特色,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脉络感 [3]。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以“麒麟文化探索”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教师首先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麒麟的经典诗词和寓言故事,通过文本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麒麟象征的吉祥与美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历史课程中,教师进一步讲解麒麟的起源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使学生掌握这一文化符号的历史脉络,并理解其深远的文化意义。接着,美术课上,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创作自己的麒麟艺术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同时,学校可以成立麒麟舞社团,邀请专业传承人来校教授舞蹈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麒麟舞的魅力,加深对这一非遗文化的理解。最后,在展示分享环节,学生可以交流在活动中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成果,进一步巩固对麒麟文化的认知。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传承非遗文化,同时激励他们主动保护和弘扬麒麟文化,感受历史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遗传统文化在统编版教材中的创新与传承,不仅能够丰富教材内容,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的视角,以创新的方式诠释和传承非遗文化,将有助于培养出既具文化自信又具全球视野的人才。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应继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整合非遗资源,以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与创新传承。
参考文献:
[1] 俞小美 . 跨学科视角下“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以海门山歌进校园为例 [J]. 广西教育 .2024,(31):66-69.
[2] 强飞 . 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4,(29):171-173.
[3] 李海樱 , 罗德凤 . 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例谈 [J]. 广西教育 .2024,(01) :82-8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