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
高莹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引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推进各学段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亟需在一体化视域下重新审视其目标定位、内容衔接与教学方法,破解教学瓶颈,提升育人实效,真正实现思政课入脑入心,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时代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来源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源自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教育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促进不同教育阶段的顺畅过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思政教育被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需跨越学段藩篱,推动资源聚合与功能升级,2019 年学校思政课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重点部署了一体化建设工作,同年颁布实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若干意见》,提出构建分层递进、迭代提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现有理论与政策均认可一体化建设在强化思政教育系统性、连贯性和实效性方面的关键价值,体现了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的逻辑必然。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一)当前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现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初步搭建起学段递进、学科互补的教育架构,就课程结构而言,各阶段教材内容呈现渐进式贯通,小学阶段侧重道德情感的初步培育,初中教学阶段强化思想根基培育,高中课程设置聚焦政治素养的强化,大学阶段聚焦理论突破与实践技能的双重锻造,构建出阶梯式递进的内容体系。就教师团队建设而言,各地相继形成贯通各学段的教研联动模式,开展覆盖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协同培训及备课活动,增进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互通互鉴,多地试点实施思政课教师跨学段调配机制,协助教师认知毗邻学段的教学模式,资源聚合部分,数字教育平台搭建初见成效,若干地区打造了衔接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数字资源库,实现高水平资源共建共享,上述成效为一体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打下了实践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一体化工作还面临着多项亟需突破的瓶颈,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衔接呈现明显短板,某些知识点在各教育阶段被机械性地重复安排,基础教育各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相似度过高;而重要理论模块却存在跳跃式发展,诸如辩证思维等理论在中学阶段仅进行表层讲解,升入高校后教学深度断层式增长,缺乏梯度过渡。教学方法同评价体系匹配度低,各阶段教学人员常互不统属,小学课堂以情景活动为核心,初中阶段以知识灌输为主,大学阶段以理论研讨为核心,教学手段的递进性衔接不足;各阶段评估标准不一,未能形成覆盖全学段的评估闭环,就教师团队而言,教师往往只精通特定学段的教学工作,在思政课整体把握上存在明显短板,实施不同学段教学的技巧欠缺,现有机制保障存在欠缺,缺少稳定的跨学段教研机制、合理的激励制度以及规范的课程标准引导,阻碍系统化实施进度,现存问题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深化进程产生制约。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与策略
(一)改进课程内容结构,促进学段间的顺畅过渡
就优化内容体系而言,需构建贯穿大中小学的思政课内容衔接体系,消除无意义重复或过渡空白,高校思政理论课需在中小学阶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论教学,促进知行合一,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学内容、
授课过程和思想教育中的三位一体,构建衔接各年级的教材体系及教学实施手册,厘清各阶段的教学关键点与递进关系,构建阶梯式递进的内容框架,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机统一与渐进衔接。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
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可采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及主题研讨等形式,强化师生课堂互动,充分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实施智能课堂构建,构建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采用问题导向型的教学路径,结合时事焦点与学生需求,提升思政课的贴近性与温情度,达成心灵深度契合。
(三)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增强整合式教学水平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需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协同发展路径,实施分级教研互动,安排教师互听课程、协作备课,实施教师交替培训机制,优化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理论把握与教学能力,组建名师工作坊,借助骨干教师开展梯队培养,培养德才兼备的思政课专业教师团队。
(四)创新协同育人路径,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
构建协同育人格局需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全面发掘各门课程潜藏的思政教育内涵,实现教学内容与价值培育的有机结合,实施部门间联动协作方案,统筹校内外各类资源,形成全体人员协作、教育各环节衔接、多方位资源整合的育人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载体,依托实践载体加强学生认知建构。
(五)完善评鉴系统,实现教学水平持续优化
改进评价框架要形成科学的多层次测评体系,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协同实施,运用教师考核、学生互评与社会反馈相结合的多元模式,搭建教学质量跟踪与改进框架,持续进行阶段性教学评审,把一体化教学开展状况列入考评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渐进式优化。结语
总结: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学段协同配合、持续发力。本文通过分析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现状问题及提升路径,表明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举措。未来应进一步推进顶层设计强化,夯实制度基础保障,着力推进教学改革突破,夯实教师队伍基础,构建 " 螺旋上升、循序渐进 " 的一体化育人格局。此外,需重视技术赋能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思政课传统特色与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系统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与育人水平,为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增添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余华, 涂雪莲. 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维革新[J].思想理论教育 ,2020:68-72.
[2] 刘欣 .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究 [J]. 教学与管理 ,20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