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探究

作者

张维丽

仙桃市干河小学 湖北仙桃 433099

引言

2022 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聚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教学作为契合这一要求的教学模式,其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教学的实施仍存在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问题驱动教学的效果,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拟从问题驱动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切入,系统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实施的现状与困境,构建指向真实情境、互动生成、反思提升的教学路径,旨在解决问题驱动教学中存在的表层化、单向性、脱离性等问题,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实践参考,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问题驱动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一)问题驱动教学的核心内涵

问题驱动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核心线索的教学模式,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结构[1]。其中,问题是连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桥梁,既源于学生的认知困惑,也契合小学数学的知识逻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围绕问题展开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而非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探究则是学习的核心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二)问题驱动教学对小学数学的价值意义

问题驱动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价值。首先,通过贴近学生生活或认知水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2]。其次,问题解决的过程需要学生运用观察、比较、推理等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其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问题,能深化数感的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的现状与困境

(一)问题设计的表层化倾向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多停留在记忆性或程序性层面,如“这个公式是什么”“这道题的步骤是什么”这类提问,聚焦于知识的再现而非思维的激发。此类问题缺乏开放性——未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这个公式”,也缺乏探究性——未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路径 [3]。

(二)问题解决的单向性模式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主导过多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师往往直接给出问题的解决思路与答案,学生只需被动接受并模仿操作。这种单向性模式压缩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无需自主分析问题的本质,只需按照教师的步骤完成;也剥夺了合作探究的机会,未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换意见、碰撞思维。

(三)问题情境的脱离性问题

问题情境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的情况较为常见,如“小明家有 10 个苹果,吃了 3 个,还剩几个”这类问题,虽看似简单,但情境多为虚构——小明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经验无关联,或过于抽象——未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此类情境无法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学生难以将问题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也无法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三、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构建

(一)指向真实情境的问题设计路径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实际是设计真实情境问题的核心方向。一方面,依托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究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联系社会实际议题,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类问题既符合小学数学的知识逻辑,又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避免了传统问题的抽象与空洞。

(二)注重互动生成的问题解决路径

互动生成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首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在合作中交换思路、碰撞思维,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质疑、追问促进学生思维深化,让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更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模式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合作能力,实现了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

(三)强调反思提升的问题延伸路径

问题延伸与反思是促进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其一,设计课后拓展问题,通过改变问题中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条件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深化对“加减法”“倍数”等知识的理解;其二,引导学生撰写反思日记,记录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过程,让学生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结合应用题、几何题等具体内容举例,能让反思更具针对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

结语

本文通过对问题驱动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揭示了问题驱动教学“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核心逻辑,明确了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理论价值。构建的指向真实情境的问题设计、注重互动生成的问题解决、强调反思提升的问题延伸路径,为小学数学教师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参考,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表层化、解决过程单向性等困境,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璐 .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实践探究——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45(15):2.

[2] 钟建林 .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四维知能”[J]. 教学与管理 ,2025,(14):36-39.

[3] 蒋剑秋 . 单元整体教学的学程规划与实施要义——以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J]. 语文建设 ,2025,(08):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