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与创新素养培养效果探究

作者

李晓芸

雅安市名山区实验小学

引言

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作业设计,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素养。因此,探究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与创新素养培养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中,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和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应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可以设计“商场促销活动中的数学问题”项目式作业,让学生通过调查商场的促销方案,计算商品的折扣价格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性原则

作业设计应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例如,在设计“校园绿化规划”项目式作业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绿化方案,并计算所需的费用等。开放性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综合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综合考虑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在设计“旅游规划”项目式作业时,不仅要运用到数学中的路程、时间、费用等知识,还涉及到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的作业设计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的方法与实施路径

(一)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应体现教育性、生活性与趣味性三个维度:教育性要求紧扣课程标准,落实图形认知与空间观念培养;生活性强调从学生熟悉的建筑环境出发,如住宅、学校、桥梁等,增强现实关联;趣味性则通过寻图打卡、绘制建筑草图、搭建模型等活动激发兴趣。以“建筑中的图形”为例,先识别基本图形,再测量计算周长面积,最后探究图形组合的稳定性与美感,实现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递进发展。

(二)设计作业任务

围绕项目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作业任务。作业任务要明确具体,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例如,在“建筑中的图形”项目中,可以设计以下作业任务:(1)观察身边的建筑,找出其中的图形;(2)测量建筑中图形的尺寸,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3)分析建筑中图形的设计原理和美学价值。

(三)组织学生实施

教师应分阶段指导:任务启动时明确目标与方法,实施中引导问题探究,合作时促进分工与交流,创新时鼓励多样解法。通过小组协作,学生在讨论中启发思维,在分工中提升责任感,在互助中增强沟通能力。教师适时点拨,不替代思考,保障学生主体性,真正实现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的融合。

(四)评价与反馈

作业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通过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四、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对创新素养培养效果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选取两个平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作业设计;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作业设计。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创新素养测试,比较两组学生的创新素养变化情况。

(二)研究结果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这表明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三)结果分析

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新空间,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真实情境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

结论

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项目式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首先,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如购物计算、时间规划等,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与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其次,真实任务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提升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者,开放性任务鼓励多角度思考,发展创新思维。综合性作业要求学生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锻炼实践能力。最后,在合作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沟通协作、反思调整,全方位推动创新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亚楠 , 韩笑宇 . 基于真实情境设计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课程实践研究——以“策划我家年夜饭”为例 [J]. 辽宁教育 ,2025,(15):92-96.

[2] 周宇霆 . 基于真实情境的驱动性问题在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J]. 小学生 ( 下旬刊 ),2025,(05):19-21.

[3] 张宝成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2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