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特殊教育中融合课堂的构建与教师支持策略
梁敏
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特殊幼儿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融合教育理念倡导把特殊幼儿融入普通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和普通幼儿共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获取发展契机,进而达成教育公平。融合课堂作为融合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怎样构建高效的融合课堂以及发挥教师的支持作用,是幼儿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一、融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一)促进特殊幼儿全面发展
融合课堂为特殊幼儿搭建了与普通幼儿互动交流的平台。在社交互动这个环节中,特殊幼儿能够学习到社会交往技巧,领会他人的情感,从而推动自身社会情感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参与普通教育课程学习时,特殊幼儿可以依据自身能力参与其中,激发自身的认知潜能,实现认知与社会情感的全方位提升。
(二)营造包容接纳社会氛围
融合课堂不仅仅是一个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普通幼儿在和特殊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学会理解并尊重差异,从小培养起包容接纳的良好品质。这种教育模式向社会传递出积极的信息,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融合课堂的构建
(一)创设支持性环境
优化物理环境。幼儿园必须保证教室、活动场地等物理空间方便特殊幼儿行动。例如,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坐轮椅的幼儿通行;在楼梯、走廊安装扶手,保障行动不太方便的幼儿的安全;合理摆放桌椅,给特殊幼儿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区角的设置方面,要充分考虑特殊幼儿的需求,比如在阅读区准备大字图书、有声读物,满足有视力障碍或者阅读困难的幼儿的阅读需求;在建构区投放不同形状、大小且容易抓握的积木,方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不太好的幼儿操作。营造心理环境。教师要引导普通幼儿理解并接纳特殊幼儿,借助故事、游戏等形式,让普通幼儿知晓特殊幼儿的特点与需求,消除误解和偏见。组织合作游戏,鼓励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一同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建立起友谊,增强特殊幼儿的归属感。举例来说,开展“小小建筑师”游戏,让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分组搭建城堡,在协作过程中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二)课程与教学方法调整
整合与分层课程内容。将特殊教育内容与普通幼儿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中,针对语言发展比较缓慢的幼儿,增加简单词汇、语句的练习,并结合图片、实物辅助教学;在数学领域,为计算能力较弱的幼儿设计基础运算游戏,从具体的实物操作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字运算。同时,依据特殊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课程分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在绘画活动中,对于绘画能力相对出色的特殊儿童,可安排他们进行主题绘画创作;针对绘画基础较为薄弱的孩子,则先从简单线条与图形的临摹着手,这体现出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运用游戏教学手段,把学习内容巧妙融入到游戏当中,以此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致和参与程度。比如借助“超市购物”游戏,让孩子们在模拟的购物场景中去学习数数、运算以及认识货币等知识。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创设生活相关情境,助力特殊儿童理解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例如设置“医院看病”情境,引导孩子学习相关医学词汇、就诊流程等内容,在活动之中更好的展现自己 [1]。
三、教师支持策略
(一)专业素养提升
关于特殊教育知识的学习,教师要系统地研习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其中涵盖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常见残疾类别及其对应的教育干预办法等。借助参加专业培训课程、聆听学术讲座、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等途径,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举例来说,要学习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点及干预策略,掌握怎样通过行为训练来改善他们的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在融合教育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教师应积极投身于融合教育实践活动,积累教学方面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如何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依据对特殊儿童的评估结论,明确其发展目标和教学内容,并定时进行评估以及作出调整。同时,掌握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与特殊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和需求,共同推动孩子的成长发展。
(二)个性化教育支持
个性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教师根据特殊儿童的评估报告,联合家长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来制定 IEP。确定孩子短期与长期的学习目标,像某个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短期目标设定为能够清晰说出 5 个新词汇,长期目标设定为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身想法。依照这些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在实施阶段,密切留意孩子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对教学方法和进度作出调整。要是发现孩子对某一教学活动缺乏兴趣或者难以掌握,尝试改变教学方式或者简化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的支持与引导上,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当特殊儿童碰到学习难题时,要耐心予以引导,比如手把手教孩子握笔写字、辅助孩子完成复杂拼图。鼓励特殊儿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三)家园合作与沟通
在家长教育指导工作方面,教师要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培训活动,向家长传授特殊教育知识和家庭训练的方式。例如,指导家长在家怎样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如何开展简单的语言训练等。分享成功的教育案例,增强家长的信心,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进程当中。在信息共享与协作方面,建立家园沟通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知晓孩子在家的表现。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共同探讨教育策略,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解决办法 [2]。
幼儿特殊教育中融合课堂构建是一项长期而系统工程,需要从环境创设、课程与教学方法调整等多方面入手。教师作为融合课堂的关键实施者,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特殊幼儿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质量融合课堂,为特殊幼儿未来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凯悦 . 让特殊儿童享受课堂——游戏教学法在幼儿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J]. 2024(10):40-42.
[2] 董消息 . 幼儿园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J].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