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作者

洪宁灿

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

本文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要义,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实际场景,去挖掘幼儿日常饮食、游戏以及自然观察等诸多环节里面所具备的教育价值,探寻该理论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的应用策略,其目的在于为幼儿园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助力幼儿在日常生活当中达成全方位的成长。

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时期声誉颇高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作为引领方向,深入细致地剖析幼儿日常生活当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实践路径,使得幼儿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成长带来的乐趣,并且从中汲取有助于自身成长的智慧。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并非是简单机械地将教育与生活划上等号,它实际上具备深刻的内在含义。首先一点,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所在。陶行知觉得,教育绝对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生活里包含有大量丰富的教育内容,不管是自然现象、社会发生的事件,还是日常的衣食住行,统统都能够转变成教育所需的素材。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正是源于生活,唯有从生活起始展开的教育,才能够让幼儿真正理解并且接受。其次,教育应当以服务生活为目的。在幼儿教育领域,这就意味着要借助教育手段让幼儿掌握生活方面的技能,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其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教育与生活呈现出动态统一的状态。生活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进程之中,教育自然也需要跟随这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更新。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持续不断地丰富,那么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也应该依据幼儿生活出现的变化加以优化完善,达成教育与生活的同步向前发展。也正因如此,本篇文章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入手,进一步去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价值[1]。

二、幼儿日常中的教育价值挖掘—基于“生活即教育”理论

(一)日常饮食环节:培养生活习惯与劳动意识

饮食是幼儿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完全能够充分贯彻“生活即教育”的观念。举例来讲,在早餐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到餐具摆放的工作当中。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首先要进行示范操作,教会他们怎样正确拿取餐盘、放置勺子,如此一来幼儿便能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餐具的名称以及用途;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教师则可以安排他们分组负责餐具的摆放工作,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及责任观念。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食物的种类,向幼儿讲解不同食物所具备的营养价值,像“今天咱们吃的胡萝卜富含维生素 A,对我们的眼睛能起到保护作用”“西兰花含有诸多膳食纤维,有助于我们消化”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在了解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二)自主游戏环节:发展社交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游戏属于幼儿基础的活动类型,也是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于自主游戏环节中,幼儿能够自行抉择游戏内容、伙伴以及游戏开展方式,而教师在此以观察者与引导者身份介入其中,深度挖掘游戏内蕴含的教育意义。比方说,在“娃娃家”这样的游戏里,幼儿会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等不同角色,模仿家庭日常生活里的各种场景。在此进程之中,幼儿必须跟同伴开展沟通交流,就角色分配、游戏情节推进等展开协商,此情形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有积极作用。当游戏里出现矛盾状况,像是两个幼儿均希望扮演“妈妈”角色的时候,教师不宜径直干涉,而是引导幼儿自行解决难题。有些幼儿会提出“咱们能够轮流当妈妈,你先当,下一轮换我当”,还有些幼儿会提议“咱们再多添加一个角色,比如奶奶,如此大家都能有角色玩”。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协商合作,其问题解决能力得以发展。

(三)自然观察环节:激发探索兴趣与科学素养

幼儿园内的户外活动场地、种植区域、饲养角等等,皆为幼儿接触大自然的关键场所,同样也是落实“生活即教育”理念的绝佳依托。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去观察大自然里的动植物,体会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进而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致与科学素养。举例来讲,在种植区域,教师和幼儿一同种植小番茄。从播种之时起,幼儿每天都会去查看种子的变化情况,心中产生“种子何时会发芽呢?”“小芽为啥是绿色的?”“它需不需要浇水、晒太阳呀?”等一系列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观察与试验。他们会记录种子发芽的具体时间、芽的长度,观察浇水多寡、光照时间长短对小番茄生长所产生的影响。当小番茄长出花苞、继而开花、结果的时候,幼儿会兴奋地分享自身的发现,“小番茄的花是黄色的,有五片花瓣”“小番茄刚开始是绿色的,逐渐就变成红色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知晓了植物的生长流程,还学会了观察、记录、分析,从而培育了科学探究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观察天气的转变,例如“今天的云是什么样的形状?”“下雨之前蚂蚁会做些什么?”促使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自然规律,感受到生活与科学紧密相连的关系。自然观察让幼儿于生活当中探索未知领域,在探索过程中实现成长,体现出“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 [2]。

展望未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将不断创新教育实践方式,进一步挖掘幼儿日常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真正实现“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助力幼儿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苏豫 . 生活即教育 , 劳动促成长——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启示 [J]. 教育界 , 2024(25):113-115.

[2] 吴晶晶 . 基于陶行知 " 生活即教育 " 理念的幼儿园教育创新思考 [J]. 世界儿童 , 2024(10):006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