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下课堂打击乐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

刘智豪

惠州市惠城区白云前小学 510540

打击乐是音乐教学里的基础部分,对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创造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1]。本文主要说的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怎么照着新课标里的想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让打击乐教学更有效。

一、用身体感受音乐,培养节奏感

在打击乐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专注聆听音乐,把握音乐的情感内涵与故事情境,体会音乐的情绪起伏,同时注意不同乐器在音乐中的配合方式。这些活动是培养节奏感的基础,而节奏感是学习打击乐的重要要素,并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全面学习,既掌握了基本的节奏技巧,又能较好地将情绪表达在自己的演奏中。

课前准备阶段,需要教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仔细分析所教授的乐曲,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授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拍手、跺脚、拍腿等动作,帮助他们感受乐曲的节奏,体验身体随音乐自然动作的感觉。对于乐感较好的学生,他们能够较快把握音乐的节奏规律,并将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有机结合。

教师可设计多样化的身体律动模式。首先,让学生围成圆圈,依照音乐节拍逐次完成动作,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又能增强其协作能力。其次,还可通过拍胸、拍腿、弹舌等身体发声手段,探索不同的节奏呈现形式。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韵律要点。

二、以游戏带动学生参与,丰富教学形式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课堂打击乐因其独特的教学适应性与教育延展性,成为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2]。教师可运用打击乐器组织各类音乐游戏与活动。通过活动,学生能够体会音乐情感,感知力度与节奏的变化规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还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学生亲身参与之后,课堂氛围会更为活跃,整体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改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活动安排得有的放 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对活动难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采 年级的《口哨与小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根据 叫敲碰铃、听到鸟叫敲三角铁。还可以是人音版二年级《两只老 声部的“二老虎”,当演唱第一声部时敲双响筒,演唱第二声部时拍铃 乐故事 更完整、更生动,例如加入串铃表现“猎人”角色,当听到串铃的声音要 下躲避(图1 和图2)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设计比较复杂的韵律游戏。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个节奏声部,每组学员都能配合完成一首乐曲的演奏。可以先从简单的节奏型做起,逐步增加难度。还可以进行节奏接龙游戏,一个学生打出节奏,下一个学生模仿并添加新的节奏,直到接龙失败,再重新开始。

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又使同学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

三、采用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习动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击乐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乐器,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作为打击乐器。比如用铅笔敲击课桌,用书本拍打手掌,用长短不一的吸管制作排箫,用塑料瓶装豆子做成沙锤等(图3)。

图1 :学生在《两只老虎》课堂中创作并展示图2 :录制教学游戏视频时,用不同乐器演绎

图3 :自制沙锤,并运用到教学当中

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乐器”,对不同的音色、韵律进行探究。比如让学生比较不同材质物品发出的声音差异,思考如何运用这些声音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使学生对音乐元素有更好的认识。打击乐器本身极具创造性,与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十分契合。

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打击乐教学增添活力。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各种打击乐表演,拓宽音乐视野。也可以用韵律训练软件来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对韵律技巧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四、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音乐基础的同学,在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制定上要有区别。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鼓励他们尝试节奏型、乐曲较复杂的类型;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要先从简单的节奏练习做起,一步一步来。(图4)

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活动的设计,以便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如同一节课,安排难度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练习。这种方式既能确保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也能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成长。

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积极评价,坚定学习信心。营造一种让学生敢于尝试、乐于表现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图4 :学生自主创作适合自己的节奏练习九宫格

五、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以致用

打击乐器进课堂一方面能够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令学生的多元音乐参与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确保音乐课堂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多机会展现自己 首先,可以组织小型打击乐合奏、开展班级音乐演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 的时候,能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还能提高音乐表现水平。并且可以引导学生编排简单的打击乐节目,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节奏模式和演奏形式。在音乐课上开展打击乐器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注意力、表现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意义 [3]。(图5 和图6)

图5 :学生编排简单的打击乐合奏 图6 :学生使用小堂鼓展示节奏创编

并且打击乐教学也能和其他相关艺术结合。如用打击乐给诗歌朗诵伴奏,或者给舞蹈表演配节奏背景等。这样学生能感受到音乐和其他艺术的联系,同时也能拓宽艺术方面的眼界。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使用了以上的教学策略,明显发现打击乐教学更能契合新课标标准,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就是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取得进步并享受乐趣。

参考文献:

[1] 陶梓嘉. 节奏与打击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上海音乐学院,2025.

[2] 肖永松. 小学音乐课堂打击乐演奏能力培育的实践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25.

[3] 朱粒嘉. 打击乐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西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