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文《Robin’s play》的实施策略

作者

陈冠玲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三根榕小学

《Robin’s play》(罗宾的话剧)是一节五年级的阅读课。这个故事讲述了孩子们熟悉的小学英语书中的人物 --- 罗宾在表演话剧,他扮演鲁滨逊 . 克鲁索,而鲁滨逊. 克鲁索这个人物又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巨著的主人公。《鲁滨逊漂流记》讲述的是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在一次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28 年后得以如愿返回故乡的故事。

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书中的鲁滨逊·克鲁索传奇的海上冒险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岛上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所展示的生存智慧让人惊叹不已。另外他与星期五之间的友谊也让读者深受感动。而《Robin’s play》主要围绕着本单元的句型讲述了鲁滨逊·克鲁索的日常生活以及介绍他的朋友星期五。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1、学生能够在图片的提示和教师的帮助下,读懂机器人的台词 ,提取关键信息,完成正误判断的阅读练习。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并能正确流利朗读。3、学生能学会合理安排日常学习和周末活动,并能灵活运用句型:I always /usually / often 谈论自己的日常活动。4、学生能够模仿阅读篇章完成写信的写作任务。

在这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通读全文,为阅读定基调。

在备课时,我发现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即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线索;另一条则是从课文的内容中反映出的鲁滨逊·克鲁索的情感发展。遵循新课标要注重学生体验的理念,我选择了情感发展为本课时的主要授课走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鲁滨逊·克鲁索的日常生活﹣→结合自身实际,表述自身的日常生活﹣→感悟鲁滨逊·克鲁索面对困难、乐观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让学生体验的过程,启发学生快乐而充满感恩地生活,同时在描述中注重语法线索在交流运用中的体现。

二、创设情境,为阅读建平台。

根据课文的内容,以及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创设相应的情境,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主人公的心情、分享自己从中的感受。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些活动:Let’s know something about Robinson Crusoe. 通过播放一些电影的片段来了解当时鲁滨逊·克鲁索这个人物的特点,再出示图片,让学生读懂 cave、island 等单词,了解鲁滨逊·克鲁索生活的环境,然后出示 Robin在这场话剧中扮演的形象,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们戴上道具,化身主人公,表演书中的场景。最后,教师从阅读文本出发,升华情感:快乐每一天,面对困难,保持乐观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铺垫下,语言目标在真实语境这个平台上通过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又激发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交融中,保持对英语阅读的浓厚兴趣,变阅读为“悦读”。

三、读写结合,为阅读升级。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读、写基础和阅读表达能力。新课标提出要想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从三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到了五年级,学生的听、说、读的技能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要求会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点,培养学生书面写作的能力,促进听、说、读、写均衡发展。因此在本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1、Write a letter to Robinson. Tellhim what you often do every day. 2、Group work: Let’s share! (Shareyour letter to your classmates.)3、Group work :Oral practice: 用英语简单描述你的一天生活。也就是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仿照范文写作,又结合实际,表达出自己的日常学习和周末活动安排。这样做能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以读促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增加容量,拓宽阅读空间。

《鲁滨逊漂流记》本来就是一部英文小说,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和人物形象,我在教学中还向同学们展示了原版小说中关于鲁滨逊如何种植农作物的那部分内容,在新单词旁边加上注释,加上学生联系上下文猜词的能力,学生们基本理解了内容,都看得津津有味。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孩子们找英文原版来看。另外,为了延伸这种快乐的情感,拓宽阅读空间,我设置了这样的作业:1、Act this play with your classmates. 2、Write a letter toyour good friend, tell him/her what you often do every day. 以此增加语言的输入量,促进语用。

五、传授方法,培养阅读技能。

在这节课上,我教给了学生四种阅读方法:第一遍:让学生略读(Skimming),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遍,带着问题阅读(Scanning),获取特定信息:第三遍,针对某个重点句子研读(Study reading),深层理解主题思想;第四遍,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此外,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创造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猜词句的阅读策略,例如对于句子:Friday is good at sports.He often wins.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be good at 和win 的意思。这样做突破了阅读只是单纯接受文本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组织文本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通过对以上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在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阅读中的猜词、组织文本、逐渐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等阅读策略。同时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锻炼了写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进而学会阅读,培养了学生持续的外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X 小学为个案

[2] 张冠群,东北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小学教育),2009

[3] 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运用的研究

[4] 屈煦盈,华南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小学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