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情境趣味化教学策略

作者

曾丽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特殊教育学校

引言

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美术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特殊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特殊学生在认知、感知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探索适合特殊教育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情境趣味化教学策略以其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能够有效吸引特殊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1、特殊教育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方法单一

在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美术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特殊学生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然而,目前的特殊教育美术教学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教学内容难度过高,超出了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另一些教学内容则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资源不足

特殊教育美术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如绘画工具、美术作品、多媒体素材等。然而,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资金有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

2、情境趣味化教学在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2.1 激发学习兴趣

特殊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往往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情境趣味化教学通过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授绘画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知识和技能。

2.2 提高学习效果

情境趣味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情境,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色彩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色彩王国”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不同的颜色,了解颜色的搭配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2.3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情境趣味化教学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教授手工制作课程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废旧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出各种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4 促进情感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特殊学生在情感交流和社会适应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情境趣味化教学通过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美术作品,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情境趣味化教学策略

3.1 故事情境教学策略

故事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具有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在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编有趣的故事,将美术知识和技能融入故事中,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动物绘画课程时,教师可以创编一个“动物王国的运动会”的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进行绘画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场景和动物形象,然后让学生用画笔将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这种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3.2 游戏情境教学策略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创设游戏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色彩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色彩拼图”的游戏,让学生将不同颜色的拼图块拼在一起,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认识不同的颜色,了解颜色的搭配和运用。这种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3.3 生活情境教学策略

美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教授人物绘画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同学和老师,然后进行人物绘画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表情和动作,让学生用画笔将人物的形象表现出来。这种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3.4 多媒体情境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如播放美术作品视频、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欣赏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美术作品视频,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结论

情境趣味化教学策略是一种适合特殊教育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和多媒体情境等多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情境趣味化教学策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美术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卫杰 . 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情境趣味化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国民族博览 ,2023,(22):199-201.

[2] 胡佳媚 . 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情境趣味化教学策略研究 [J]. 科幻画报 ,2022,(12):147-149.

[3] 田继永 . 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情境趣味化教学策略 [J]. 学周刊 ,2021,(14):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