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
黄婉琴
广安启睿第一实验学校 四川广安 638300
引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概念以及掌握解题方法,还需要对学生有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推进学生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对课本当中的历史事件、人物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历史课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课程的分析来制定实施推进的有效策略,通过不同方法将爱国主义融入到课程当中,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构建价值认同
初中时期是学生思想启蒙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入能够以初中历史知识为文化载体,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来感受历史发展的脉络,通过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和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认识到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感知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增强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1]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助推学生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责任与使命,认识到个人与民族、国家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学习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事迹,让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激励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能力,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以历史教材为核心内容,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元素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课程当中,教师可能只是直接地为学生讲授教材当中的历史知识,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可能会导致学生机械性地去完成知识学习,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影响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之前,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内容来与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融合。比如,教师可以在引导学习中国古代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时,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在学习杰出人物事迹时,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这些方式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搜集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们的事迹,在讲授上甘岭战役时,进行事迹内容的穿插,助推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爱国情感的培养。首先,出示上甘岭战役的材料,让学生感受上甘岭战役的敌众我寡、战斗惨烈,进而引出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通过为学生们讲述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们感受到革命前辈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创设多种相关情境,体会爱国情感
在初中历史课堂当中,情境教学的创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多样化的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体会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各种情境的设计,初中历史教师要搭建起课本中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桥梁,巧妙地将二者进行融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多媒体教学情境,播放与历史知识、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视频来展示当时的场景,播放音频来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通过提出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意识。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议题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找出答案。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为最震撼的场景是什么?通过多媒体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此外,在识读历史地图时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教师可以抛出问题中国西藏是如何解放的?西藏解放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享讨论等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开展适当、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或学校可以组织举办历史主题活动,比如历史知识大比拼、爱国主义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通过举办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表达能力。此外,在讲述相关内容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调查活动,通过信息搜集、参观文化遗迹、采访等形式来了解历史变迁和革命先辈的历程,增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我最敬佩的人”演讲比赛,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敬佩的爱国英雄,并在演讲当中分享他们的事迹以及自己在他们身上看到的精神,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崇敬。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之前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挑选、汇总,组织历史知识回答大比拼活动,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文化遗迹,亲身感受历史的发展以及革命前辈们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们写下自己参观之后的感受,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结语: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当中的融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可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更多样的形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还可以通过创设多种相关教学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历史课程当中,推进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本文中主要提到的教师以历史教材为基础,巧妙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内容调动学生投入到课堂当中、开展丰富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融入的具体内容分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历史综合能力,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 高文传 . 立德树人主题下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微主题教学中的应用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22. (06): 61-63.
[2] 刘一蓉 , 史蕾蕾 . 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 [J]. 赤峰学院学报 (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42(11): 111-114.
[3] 任祥彩. 浅析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教育 ). 2021. (18):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