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措施分析

作者

梁钰彬

湖南省耒阳市欧阳海灌区中心管理所 湖南省耒阳市 421800

1 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术的要点

1.1 测量放线要点

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中,测量放线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步。首先,要运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依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精确确定渠道的中心线和边线位置。测量人员需严格按照测量规范操作,反复核对测量数据,确保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在测量过程中,要对渠道沿线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高程变化、障碍物分布等情况。对于弯道部分,要精确计算弯道的半径、圆心角等参数,以保证弯道的流畅性和合理性。测量完成后,要在现场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并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这些控制桩和水准点将作为后续施工的重要依据,确保渠道的走向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1.2 土方开挖要点

土方开挖是水利工程渠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在开挖前,要对渠道沿线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土壤的类型、含水量、承载能力等参数,以便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和机械设备。对于软土地基,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换填法、夯实法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在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坡度,避免超挖或欠挖现象的发生。一般来说,渠道的开挖坡度应根据土壤性质和设计要求确定,以保证渠道边坡的稳定性。同时,要注意开挖顺序,遵循自上而下、分段分层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开挖过深或过宽,导致边坡失稳。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施工现场,避免在渠道边坡附近堆积,增加边坡的压力。

1.3 基础处理要点

基础处理对于水利工程渠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在基础处理前,要对基底进行清理和平整,清除基底的杂物、浮土等,确保基底的平整度和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岩石基础,要对岩石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加混凝土与岩石的粘结力。对于土基,要进行夯实或碾压处理,使其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在基础处理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垫层或混凝土垫层,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防渗性能。砂垫层的材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其厚度和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垫层的浇筑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1.4 衬砌施工要点

衬砌施工是水利工程渠道施工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渠道的防渗性能和使用寿命。在衬砌施工前,要对衬砌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常用的衬砌材料有混凝土、砖石、土工膜等,不同的衬砌材料有不同的施工工艺和要求。对于混凝土衬砌,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安装,模板的尺寸和垂直度要符合标准。混凝土的浇筑要采用分层振捣的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预留伸缩缝和排水孔,以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和积水而产生裂缝。对于砖石衬砌,要采用坐浆法砌筑,保证灰缝饱满、均匀。砖石的砌筑要按照设计的图案和尺寸进行,确保衬砌的美观性和整体性。土工膜衬砌施工时,要注意土工膜的铺设和焊接质量,防止土工膜出现破损和渗漏现象。

1.5 附属设施施工要点

水利工程渠道的附属设施包括节制闸、分水闸、渡槽、涵洞等,这些附属设施对于渠道的正常运行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起着重要作用。在附属设施施工前,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确保其位置、尺寸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保证附属设施的施工质量。对于节制闸和分水闸,要注意闸门的安装和调试,确保闸门的开启和关闭灵活、密封性能良好。渡槽和涵洞的施工要注意其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渗性能,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材料,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要做好附属设施的防腐、防锈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2 水利工程渠道施工工程管理的措施

2.1 施工组织管理

施工组织管理是保障水利工程渠道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要组建专业的施工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应涵盖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施工顺序和资源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执行,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要加强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反馈施工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工程建设。

2.2 质量管理

质量是水利工程渠道施工的生命线。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验标准,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原材料采购环节,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于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要进行重点监控,如基础处理、衬砌施工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施工操作规范、标准。

2.3 安全管理

安全是水利工程渠道施工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如边坡失稳、电气设备故障等。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确保施工安全。

2.4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水利工程渠道施工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要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计划,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在施工前,要进行成本预算,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加强对原材料采购、机械设备租赁、人工费用等方面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要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在工程竣工后,要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成本控制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以及工程管理措施的有效施行,对于保障水利工程渠道的建设质量、提高工程效益具有重要价值。在实际施工进程中,施工单位应全面掌握各项施工技术要点,并严格依照相关管理措施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以确保水利工程渠道能够安全、稳定且高效地运行,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志皓 . 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措施分析 [A] 智慧建筑与智能经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重庆建筑编辑部、重庆市建筑协会,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2025 :4.

[2] 林艳 . 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措施分析 [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24,(0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