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研究
陈洁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蜀都小学校 400020
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其中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使命。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既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通过阅读、表达和思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整本书阅读被纳入新课标视野,成为推动语文阅读教学走向深度化与整体化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片段阅读不同,整本书阅读强调完整阅读和整体感知,既能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建构,又能为其提供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契机。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契合性分析
整本书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其本质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整的阅读过程形成深度理解与整体认知,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则强调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进行推理、形成判断并反思修正。两者在目标与过程上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一方面,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在较长时间的持续阅读中处理大量信息,这一过程要求他们具备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而这些正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整本书阅读涉及对作品主题、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多维度的理解与评价,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辨空间,有助于他们在阅读中不断质疑与探讨。
二、小学阶段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心理与教育基础
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正处于萌芽状态。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在 8 至 12 岁阶段已具备初步的推理能力和自我反思意识,但他们的思维尚缺乏系统性与深刻性,需要通过适宜的教育手段加以引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能够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讨论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思维工具,就能够有效激发其思考兴趣与探究欲望,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小学阶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日益增强,能够通过文字交流和情境体验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这为批判性思维的实践提供了条件。
三、新课标下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设计
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必须贯穿整本书阅读教学全过程。首先,在文本选择上,应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趣味性与开放性,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能够引发其思考与探究。例如,可以选择涉及社会问题、人物冲突和价值抉择的儿童文学作品,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辨。其次,在问题设计上,应避免停留在表层理解层面,而是逐步深入,引导学生从“发生了什么”过渡到“为什么会这样”“这样是否合理”等问题,帮助他们形成多角度的思考路径。第三,在课堂组织上,应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独立见解。第四,在评价方式上,应将思维品质作为重要指标,通过阅读日志、批注、学习档案等多元化方式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成果,而非仅以知识掌握为标准。通过上述路径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成长。
四、实践案例与教学启示
在部分地区小学的阅读实践中,教师已尝试将批判性思维融入整本书阅读教学。例如,在《夏洛的网》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还设计了“如果你是小猪威尔伯,你会如何面对生死?”“夏洛的选择是否值得?”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与伦理思考。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回答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在思辨过程中提升了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实践启示我们,整本书阅读若要实现批判性思维培养目标,就必须注重问题的深度与开放性,并通过互动与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而非单一的知识传递者。
五、未来发展与优化方向
未来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优化。其一,课程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将批判性思维培养纳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使其成为系统性要求,而非零散尝试。其二,教师培训应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的开放性与引导性。其三,教育资源建设应更加丰富,开发具有批判性思维导向的阅读指导手册和学习工具,帮助学生在课内外形成思维的延伸。其四,家校合作应更加紧密,家长应被引导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家庭阅读中支持孩子提出问题、表达见解,形成学校与家庭共同培养的合力。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路径设计,包括合理选择文本、深度问题引导、多元课堂组织与多维评价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独立判断与理性思维。实践表明,整本书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结合,既能提升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又能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所需的思维品质。未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应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供给与家庭协同等方面持续努力,使批判性思维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实践方向,为培养具有文化底蕴、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索 [J]. 作家天地 ,2025,(21):145-147.
[2] 余晓英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探索 [J]. 读写算 ,2025,(21):133-135.
[3] 包婷伊 .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5,(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