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及规范管理措施
李亚玲
成都建工第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引言
建筑工程资料是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关乎工程质量评定、竣工验收及后续维护管理。当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资料缺失、填写不规范、保管混乱等常见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加强资料规范管理,确保资料完整、准确、系统,已成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工程建设全周期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贯穿项目决策、实施、运维及改扩建各阶段。高质量的资料管理能够为工程决策提供详实依据,通过系统记录地质勘察、设计论证、施工工艺等核心信息,确保建设活动基于科学分析与精准判断,避免因信息缺失或偏差导致的决策失误。在施工阶段,规范的资料管理可实时反映工程进度、质量验收、材料检测等关键数据,为过程管控提供客观凭证,有效防范质量隐患与安全事故,同时保障参建各方权责清晰,减少纠纷风险。工程竣工后,完整的技术档案与验收文件是项目合法交付的重要前提,也为后续运维管理、改造升级提供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建筑工程资料作为行业技术经验的载体,其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推动行业知识积累与技术传承,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范本,促进建筑领域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从法律层面看,严谨的资料记录是应对审计、稽查及法律诉讼的核心证据,对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
2.1 资料收集缺乏系统性规划
建筑工程资料涵盖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的全流程,涉及多专业、多环节的信息记录。实际管理中,部分项目对资料收集范围与标准缺乏明确界定,导致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人员对资料内容理解存在偏差。设计阶段可能遗漏关键技术参数说明,施工阶段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完整性关注不足,材料进场时对质量证明文件收集不全。这种无序状态使资料难以形成完整链条,无法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真实情况。由于未建立动态跟踪机制,资料收集进度与工程实际进展脱节,关键节点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后期补录时易出现信息失真或遗漏,影响资料可信度。跨专业资料整合不足,结构、电气、暖通等专业资料各自为政,缺乏关联性标注,给后续查阅与综合分析带来困难,降低资料利用价值。
2.2 资料整理分类标准模糊
建筑工程资料种类繁多,包含图纸、报告、合同、检测记录等多种形式,需通过科学分类实现高效管理。部分项目分类体系不健全,未依据资料属性、形成阶段或专业特点制定统一标准,导致同类资料分散存放,不同资料混杂归档。将设计变更通知单与施工日志混置于同一文件夹,或把材料检测报告与质量验收记录按时间顺序交叉排列,增加检索难度。部分项目虽制定分类规则,但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管理人员凭个人习惯操作,出现同一资料在不同卷宗中重复归档或分类错位现象。对电子资料与纸质资料的对应关系处理不当,电子文件命名混乱、版本更新未标注,纸质资料扫描件清晰度不足或未与原件同步归档,造成线上线下资料不一致,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3 资料保管与利用效率低下
建筑工程资料保管需兼顾安全性与可获取性,但实际管理中常出现重保管轻利用倾向。纸质资料存储环境不达标,防潮、防火、防虫措施不完善,导致部分资料霉变、破损或字迹褪色,影响长期保存。电子资料备份机制缺失,未定期进行异地存储或云端备份,一旦发生硬件故障或网络攻击,数据丢失风险显著增加。在资料利用环节,权限管理粗放,敏感信息未设置分级访问控制,存在泄露风险;检索工具落后,缺乏全文检索或智能关联功能,用户需手动翻阅大量文件才能定位所需信息,耗时费力。部分项目对历史资料挖掘不足,未建立经验反馈机制,已竣工项目的成功做法或问题教训未能通过资料分析形成可复用的知识库,限制了资料对后续工程的指导价值,造成资源浪费。
3 建筑工程资料规范管理措施
3.1 构建全流程资料管理标准体系
建筑工程资料规范管理需以标准化为基石,覆盖资料形成、收集、整理、归档至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应依据工程类型、规模及行业规范,制定涵盖各专业、各阶段的资料管理细则,明确资料内容、格式、签字盖章等具体要求。设计阶段需规定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计算书的编制规范;施工阶段应细化施工记录、质量验收、材料检测等资料的填写标准,确保信息完整、表述准确。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根据法规修订、技术革新及时调整标准,保持其适用性。通过标准化培训,提升参建人员对资料管理要求的认知,从源头减少因理解偏差导致的资料缺失或错误。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对关键节点资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强化标准执行的刚性约束,推动资料管理从“形式合规”向“实质有效”转变。
3.2 推进资料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提供高效工具,可破解传统模式下效率低、易出错、难共享等痛点。应构建统一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资料上传、审核、归档、检索等功能,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通过电子签章、时间戳等技术,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不可篡改性;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将纸质资料快速转化为可编辑电子文件,提升整理效率。智能化方面,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实现资料内容的智能分类与标签化,例如自动识别图纸中的结构类型、材料规格等关键信息,并关联至对应工程部位;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资料中的潜在规律,如常见质量问题与施工工艺的关联性,为工程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3 强化资料管理监督与考核机制
有效的监督与考核是保障资料管理规范落地的关键。应建立分级负责制,明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资料管理中的职责边界,形成“谁形成、谁负责”的管理格局。建设单位需定期组织资料专项检查,重点核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时效性,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并跟踪闭环;监理单位应履行过程监督职责,对关键工序的资料签署进行实质性审核,杜绝“事后补签”“代签”等违规行为。考核方面,将资料管理质量纳入参建单位信用评价体系,与工程款支付、竣工验收等挂钩,对资料管理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或奖励,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或限制投标。建立资料管理责任追溯制度,对因资料缺失或失真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长效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意义重大,关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追溯与决策依据。针对现存问题,需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培训、运用信息化手段等规范管理措施,提升资料管理水平。如此,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资料真实反映工程状况,为工程顺利推进与长期运维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元洁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及规范管理措施 [J]. 现代企业 ,2025,(04):40-42.
[2] 肖幸巧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及规范管理要点探究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工程技术应用与施工管理交流会论文集(上).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4:296-298.
[3] 曹红娟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J]. 建筑技术开发 ,2024,(S1):91-93.
[4] 韦一玲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规范管理措施 [J]. 大众标准化 ,2023,(16):60-62.
[5] 苏娇健 , 茹佳欢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规范管理对策研究 [J]. 建筑与预算 ,2022,(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