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及强化建设
岳桂宇
沧州渤海新区党工委黄骅市委宣传部 河北省沧州市 061100
一、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政机关保持政治定力、凝聚思想共识、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新时代社会环境和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执行力和队伍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本文旨在分析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强化建设对策,为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制度支撑。
二、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现状分析
(一)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情况
目前,党政机关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各单位党组织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工作力量配置逐步优化,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处于有力领导和有效组织之下。
(二)工作机制运行情况
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如理论学习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运行机制 [1]。机关内理论学习氛围浓厚,党组织活动规范有序,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服务之中,制度执行总体稳定有序。
(三)干部职工思想状况与反馈机制
党政机关高度重视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通过定期开展谈心谈话、问卷调查、民意征集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思想情况。建立了多元化的反馈渠道,及时回应干部关切,实现思想引导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干部职工整体政治素质较高,理想信念坚定,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四)党建与业务融合度
近年来,党政机关不断加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各单位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成果转化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工作目标、制度建设、绩效管理等方面实现双向融合,有效提升了机关整体执行力和组织力。
三、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目前,党政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在总体上已经形成框架,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制度不完善、缺乏顶层设计的问题。制度之间衔接不畅,条块分割,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碎片化。部分制度内容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指导基层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工作,影响了制度的引导和规范作用[2]。
(二)执行力不强,存在形式主义
虽然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制度普遍存在,但落实情况参差不齐。一些党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落实不到位甚至流于形式。例如,理论学习走过场、谈心谈话敷衍了事、思想汇报内容雷同等问题较为普遍,使思想政治工作流失应有的深度与温度。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监督与问责机制,导致制度“形在而神不在”。
(三)与新形势新任务脱节,内容和手段滞后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设计和传播手段方面仍较为传统,未能充分适应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思想特点和接受方式。面对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挑战,部分机关仍停留在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不能有效回应干部职工的思想关切。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更新不及时,缺乏对新兴媒体的系统应用。
(四)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不足
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性要求较高,但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干部缺乏系统培训和实践经验,理论功底薄弱、宣传方式单一、沟通引导能力不强。一些机关存在“业务干部管思想”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边缘化。缺乏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方法活的专门人才队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四、强化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制度体系,增强制度的系统性与权威性
要全面梳理现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按照系统化、规范化、一体化的要求进行整合与完善,构建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特别要加强制度之间的协调配套,避免条块分割、重复交叉。上级机关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明确的制度标准和实施细则,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同时,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单位总体发展战略和综合考核体系,提升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权威性和刚性约束力,使其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
(二)提高制度执行力,防止形式主义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必须狠抓执行力建设。要建立完善的执行监督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对制度落实不力、流于形式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切实增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实效性[3]。注重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基层单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防止“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形式主义倾向。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方式
要深入研究新时期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特点,分层分类设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传播手段上,应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新媒体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网络直播、微党课等形式,增强吸引力和传播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你说我听”向“互动交流”转变,注重情感沟通与心理疏导,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认同与内在接受。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落实制度的关键力量,必须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从事相关工作。要健全培训体系,定期开展理论水平、工作方法、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机关单位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库,吸纳有特长、有热情的干部参与相关工作,构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的工作队伍。同时,应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增强岗位吸引力和人员稳定性。
五、结论
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是党政机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根本保障。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推进制度完善与执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只有将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确保党政机关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强大组织力。未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还需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实现由“有制度”向“强制度”的转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紫 . 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J]. 新丝路 ,2025(6):183-185.
[2] 宋浩群 . 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构建研究 [J]. 时代人物 ,2021(25):180-180.
[3] 管恩松 . 党政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提升对策 [J]. 时代报告 ,2021(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