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黄燕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中心卫生院  313306

引言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核心,阿司匹林为传统药物,但 10%~30% 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作用通路互补,故研究二者联合疗效[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69.92±4.58)岁;观察组男16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龄(69. 78±4.45 )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 岁,NYHA 心功能Ⅰ~ Ⅲ级;近1 月未用其他抗血小板/ 抗凝药/ 糖皮质激素。

排除标准:药物过敏;活动性出血/ 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3 月重大手术 / 创伤 / 消化道溃疡史;合并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认知障碍、主动脉夹层等。

1.2 方法

对照组:基础治疗 + 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 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mg/d 口服。

观察组:对照组方案 +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75mg/d 口服(与阿司匹林间隔12h)。

随访:每月电话随访,每3 月门诊复查,监测心率、血压、症状及血常规、

凝血功能等,处理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心绞痛减少 ⩾80% ,心电图缺血改善 ⩾70% )、有效(改善 50%~79% )、无效(未达有效或加重),总有效率 Σ=Σ (显效 + 有效)/ 总例数 ×100% 。

(2)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测LVESD(低提示收缩好)、LVDD(低提示舒张好)、LVEF(高提示收缩强)。

(3)炎性因子:ELISA 法检测(IL-6、CRP 高提示炎症重,TNF-α 参与内皮损伤)。

(4)不良反应:记录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6.0 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²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 24 例( (80.00%) ),观察组 29 例( 96.67% ),观察组更高( ∴2=4. .043, P=0.0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 LVESD、LVDD 均降低,LVEF 升高 (P⟨0.05) );观察组 LVESD、LVDD 更低,LVEF 更高 (P⟨0.05) )。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详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 1 例(3. 33%) ),7 例(23. 33% ),对照组更高( X2=5 .192,P=0.02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病理核心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 破裂 - 血栓”,慢性炎症驱动斑块进展。本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提升疗效(总有效率96.67%vs80.00% )、心功能上,治疗后,两组 LVESD、LVDD 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晨 , 马平 . 研究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有效性 [J]. 系统医学 ,2025,10(13):111-113+117.

作者简介:黄燕 19840209 女 浙江湖州安吉 汉 本科 主管西药师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中心卫生院 研究方向: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