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作者

曲玉萌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引言: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安全与稳定性成为工程技术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由于地基情况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传统施工方法难以满足高标准的施工要求。注浆技术凭借其适应性强、效果显著的特点,在桥梁基础处理中的作用愈发突出。通过科学控制注浆参数与工艺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地基承载力,还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为高质量的桥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一、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作用

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注浆技术已成为保障地基稳定、提升结构性能的核心工艺,其在各施工环节中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值得深入探讨。

1. 提升桥梁基础承载力

桥梁基础常处于软弱或不均匀土层中,难以满足施工荷载和长期运营要求。通过注浆技术向地基中注入水泥、水玻璃等浆液,能够在土体中形成固结体或增强骨架结构,大幅提升地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尤其在桩基与承台连接区域,注浆可增强接触界面的紧密性,减少变形和沉降,确保桥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 有效应对复杂地质问题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常穿越软土、砂层、溶洞或断裂带等复杂地质区域,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注浆技术具备良好的可控性与适应性,可针对不同地质状况选择适宜的注浆方法,如压密注浆、劈裂注浆或化学注浆,实现填充空隙、加固松散土层、封堵渗水通道等目标。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桥台背后土体沉降、隧道口滑塌等顽固性难题,例如在岩溶发育区桥梁施工中,通过预注浆填充溶洞并形成止水帷幕,可将施工渗水率降低至规范允许值的 1/5 以下,为工程安全提供强力支撑。

3. 提升施工质量与工程寿命

注浆技术不仅是施工阶段的辅助手段,更对桥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与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桥梁竣工后,注浆可用于裂缝封堵、空洞修复及结构薄弱部位补强,以此阻止雨水侵蚀与冻胀损害,延缓材料老化及结构退化进程。相较于常规维修方式,注浆技术具有非开挖、低干扰及效果持久等特点,在桥梁养护与再生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凭借合理的方案设计与规范的施工操作,注浆技术为达成“长寿命、少养护”的桥梁建设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多种注浆工艺在桥梁工程中的适应性分析

桥梁施工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地质构造与工程要求,注浆工艺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各类注浆方法均有其独特之处,只有通过科学匹配,才能实现加固效果与施工效率的最优化。

1. 压密注浆适用于松散地基

压密注浆是利用高压将浆液注入松散土层,促使土体密实化、孔隙缩小,进而形成坚固的加固体。此方法多用于沙土、回填土及饱和软土等地基加固项目,尤其适用于桥台背部、路基拓宽区域及沉陷部位的加固处理。浆液注入时会产生一定体积膨胀,有助于提升土体密实度与剪切强度,增强地基整体承载能力及抗沉降性能。

2. 劈裂注浆适用于硬质土层

劈裂注浆主要应用于密实或硬质地基,像粉质粘土、风化岩层等,常见于山区桥梁及隧道邻近区域的地质环境。该工艺通过专用设备在土体或岩层中产生裂隙,使浆液沿裂隙扩散并固结,进而发挥加固与止水的双重功效。劈裂注浆具有较强的可控性,适用于沉降控制与渗漏封堵,能有效解决结构基础下沉或渗水问题。

3. 化学注浆适用于防渗补强

化学注浆是利用可快速凝固的化学浆液,渗透到微细裂缝或砂层孔隙中,形成高强度低渗透性的固结体,主要用于止水、封堵及裂缝修复等场景。该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围岩松散的桥梁部位,例如桥墩基础、桥隧连接处等。化学注浆的流动性与渗透性较好,能够深入细微结构缝隙,在控制水害与延长结构寿命方面成效显著。

三、注浆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与实践经验

桥梁施工中复杂地质条件时常显现,对结构稳定与施工安全构成严峻考验。注浆技术凭借自身灵活性与适应性,在实际工程中展现出良好应用成效。

1. 溶洞及空洞区域注浆效果显著

在溶岩地貌或松散堆积地层中,往往存在不规则溶洞与地下空隙,极易诱发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局部塌陷现象。利用注浆技术填充空洞,可有效改善基础土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采用高稠度水泥基浆液,能在溶洞中快速凝结形成整体结构,构建良好承载体,避免结构下沉及桥台滑移问题。在贵州、广西等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桥梁工程中,注浆加固已成为处理地基空洞的常规方式。

2. 断层破碎带施工经验丰富

断层破碎带地质松散、节理发育且水文变化大,属于桥梁桩基施工中的高风险区域。注浆技术通过调控注浆压力、注浆量及浆液类型,实现对破碎带的有效固结与止水。施工中常采用多段分区注浆和二次注浆策略,提升浆液充填效率,避免渗漏与地层扰动问题。在多个山区桥梁项目中,劈裂注浆与化学注浆被联合运用,成功攻克断层段桩基施工难题,提升结构承载力并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3. 高地下水位环境注浆保障施工

高地下水位会引发基坑渗漏、水土流失及浆液稀释,严重影响桥梁施工质量与效率。采用早强型或双液型化学浆液,结合袖阀管分段注浆工艺,可有效封堵渗水通道,控制地下水活动,稳定施工环境。在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的大跨桥梁项目中,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基坑止水、桥墩基础固结与软土处理。现场施工显示,精准的注浆设计与施工管理是应对高水位环境注浆成败的关键,能够明显提高地基安全等级与桥梁整体稳定性。

结语:

注浆技术作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重要支撑手段,已在复杂地质条件应对、地基加固及结构修复等方面显现显著优势。通过合理选用压密、劈裂、化学等不同注浆工艺,能够有效处理溶洞、断层、高地下水位等不良地质问题,提升桥梁施工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工程实践证实,注浆技术的科学应用不仅优化了施工流程,还明显延长了桥梁服役寿命。未来,注浆工艺将持续创新,为桥梁工程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罗建新 .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运用注浆技术之研究 [J]. 汽车周刊 ,2024,(08):136-138.

[2] 方 立 夏 . 高 速 公 路 桥 梁 施 工 中 注 浆 技 术 的 应 用 [J]. 低 碳 世界 ,2024,14(08):145-147.DOI:10.16844/j.cnki.cn10-1007/tk.2024.08.039.

[3] 张 丛 . 注 浆 技 术 在 高 速 公 路 桥 梁 施 工 中 的 应 用 [J]. 交 通 世界 ,2024,(27):118-120.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4.2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