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局护理干预对急性手外伤患者手部功能恢复的促进价值
张云琴
临洮县人民医院 730500
一、前言
手部结构精细、功能复杂,是人类劳动和生活的重要器官。急性手外伤常由机械切割、挤压、撕脱等意外导致,患者不仅面临剧烈的生理疼痛和功能障碍,还极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严重心理应激反应,甚至因担心残疾、失业而承受巨大的社会及经济压力。临床实践表明,手术的成功仅为功能恢复奠定了基础,术后系统的护理与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传统的分段式、任务导向型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引入一种全面、系统、连贯的全局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全局护理干预的内涵与实施内容
全局护理是一种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患者为中心,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整体性护理模式。其核心在于“全局”,即护理视野覆盖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后康复的全过程。针对急性手外伤患者,其主要实施内容包括:
1. 全面评估与个性化计划制定:入院后即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不仅包括伤情、疼痛程度、并发症风险,更涵盖心理状态(如采用 SAS、SDS 量表)、社会支持系统、认知水平及职业需求。基于评估结果,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与康复计划。
2. 强化心理与情绪支持:心理干预是全局护理的基石。通过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进行认知行为干预:(1)健康教育:用通俗语言和模型讲解伤势、手术方案及康复重要性,降低未知带来的恐惧;(2)情绪疏导:鼓励患者表达焦虑和担忧,介绍成功病例增强信心;(3)家庭支持:引导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和经济支持,构建积极康复环境。
3. 系统化、前瞻性的疼痛管理:突破“按需给药”模式,采取多模式镇痛。按时给予镇痛药物,并结合非药物疗法,如冷敷、抬高患肢、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技巧等,有效控制急性期和康复期的疼痛,为早期功能锻炼扫清障碍。
4. 分阶段、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将康复理念前置化,贯穿始终。
早期(固定期):指导患者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如肩、肘关节)、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促进循环,减轻水肿,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僵硬。
中期(愈合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始受伤部位的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如捏橡皮泥、捡豆子),使用康复辅具,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和复杂度。
后期(恢复期):侧重于职业模拟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如写字、扣纽扣、使用工具等,帮助患者重返社会和工作。
5. 延续性护理与出院指导:建立出院随访档案,通过电话、微信、家庭访视等方式进行跟踪。监督患者在家中的康复执行情况,解答疑问,及时调整方案,防止康复中断,确保干预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三、全局护理干预对功能恢复的促进价值
1. 改善负性情绪,提升康复内在动力:焦虑和抑郁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疼痛阈值。全局护理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康复心态,这是功能恢复的核心驱动力。
2. 优化疼痛管理,保障康复训练顺利进行:疼痛是阻碍患者进行早期和持续锻炼的主要因素。超前的多模式镇痛策略能有效控制疼痛,使患者能够耐受并完成 prescribed 的康复训练计划,避免因疼痛而放弃锻炼导致的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
3. 提升治疗依从性,确保康复计划有效落实:通过持续的健康教育和耐心的指导,患者能深刻理解每项锻炼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更愿意克服困难坚持训练。家属的参与也起到了良好的监督和辅助作用,显著提高了康复计划的执行率和准确性。
4. 促进综合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全局护理干预下的康复训练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它不仅关注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恢复,更注重感觉适应性训练和协调性、精细动作的恢复,最终使手部功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用性得到最大化体现,帮助患者重返社会,显著提升其远期生活质量。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手外伤患者,采用全局护理干预模式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积极的促进价值。它突破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将护理工作的重点从“疾病”本身转向“整体的人”,通过整合心理、生理、社会支持及连续性康复指导,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护理闭环。该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强化疼痛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最终为实现手部功能的最佳恢复、降低致残率、提升重返社会的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全局护理理念,加强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建设,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智能随访系统,使全局护理更加标准化、精准化和便捷化,惠及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 王丽,张华. 整体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 27(15): 2032-2035.
[2] 李静,刘波,陈晓红. 急性手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9, 34(08): 742-745.
[3] 赵静,王磊. 康复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手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中国伤残医学,2022, 30(04): 86-88.
[4] 郑彩娥,李秀云. 实用康复护理学(第2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4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