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矿山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开采的影响分析
刘方圆
忻州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
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其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条件的复杂性一直是影响开采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地质构造作为地壳运动的产物,控制着煤田的形成演化过程,直接决定了煤层的空间分布特征、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开采环境条件。当煤炭开采向深部延伸且向复杂地质条件区域拓展时,构造因素对开采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迫切要深入研究地质构造特征跟开采工程的内在关联,现阶段煤田开发实际操作中,构造复杂区域一般会遇到煤层变形严重、顶底板稳定性不高、瓦斯涌出异常、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技术障碍,传统的开采理论与技术途径难以完全适应复杂构造环境的准则。因此,系统分析煤田地质构造特征,揭示构造活动对开采过程的影响机制,制定针对性的技术对策,对于提升煤矿开采的科学化水平和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煤田矿山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煤田矿山地质构造表现为多期次、多层次的复杂组合特征,主要由断层构造、褶曲构造和节理裂隙系统构成。断层构造作为最为显著的构造要素,按其性质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其中正断层在煤田中分布最为广泛,多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断层面倾角一般在 45° -75°之间,断距从几米到数百米不等。逆断层通常与区域挤压应力环境相关,多发育在煤田边缘地带,具有断距大、延伸长的特点。褶曲构造主要表现成宽缓的穹隆与向斜,轴向大多跟区域构造线的方向相一致,褶曲幅度相对处于小范围,但对煤层产状体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节理裂隙系统普遍发育,主要涵盖剪节理与张节理两类,剪节理多数呈现出共轭关系发育,张节理跟局部应力释放紧密相关联。这些构造要素相互叠加、相互改造,形成了煤田复杂的构造格局,直接控制着煤层的几何形态、连续性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为煤矿开采带来了多方面的地质技术挑战。
2. 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主要影响
2.1 构造对煤层赋存条件的影响
地质构造活动通过改变煤层的产状、厚度和连续性,对煤层赋存条件产生根本性影响。断层构造的发育使煤层出现错断、重复和缺失现象,正断层导致煤层下盘相对下降,造成煤层在开采工作面内的突然中断或厚度急剧变化,增加了采煤工艺的复杂性。逆断层则可能造成煤层的重复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采储量,但也使得开采设计和巷道布置变得困难。褶曲构造改变了煤层的原始水平产状,形成了不同倾角的煤层段,倾角过大的区域往往不适宜机械化开采,需要采用特殊的开采方法。节理裂隙的发育状况直接关乎煤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密集分布的节理系统引发煤体破碎,造成煤层的承载能力和开采时稳定性下降,构造活动同样改变了煤层的透气及渗透特性,改变了瓦斯的赋存状态与运移规则,构造发育的区域往往形成瓦斯富集的地带,对安全开采构成潜在威胁。
2.2 构造对开采安全性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安全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顶板稳定性、瓦斯灾害和水害防治等方面。构造发育区域的岩体完整性差,节理裂隙发育,降低了顶板岩层的承载能力和自稳能力,容易发生冒顶、片帮等事故。断层构造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在断层面附近形成了应力集中区域,增加了围岩变形和破坏的风险。褶曲构造改变了岩层的原始应力状态,在褶曲轴部和翼部产生不同的应力分布,影响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构造活动明显影响了瓦斯的赋存以及运移特征,断层与裂隙给瓦斯开辟了运移的路径,构造应力产生的作用促进了瓦斯解吸及释放,构造复杂之处往往是瓦斯突出的高危地段,就水文地质情况而言,构造破碎带成了地下水的主要导水脉络,断层构造有把不同含水层连通的可能,引发突水隐患,尤其是当与地表水体或者强含水层接近时,构造导水作用显著提高了开采阶段的水害风险。
3. 地质构造控制下的开采技术对策
3.1 构造特征分析与预测技术
建立精确的地质构造模型是制定开采技术对策的基础,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地质勘探阶段应加密钻孔布置,特别是在构造复杂区域,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和地质编录,详细查明断层的位置、性质、规模和活动性。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中,三维地震勘探能够有效识别大型断层构造,瞬变电磁法和电阻率法则适用于探测含水构造和破碎带。在开采过程中,应建立构造动态监测体系,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实时掌握围岩应力状态和破裂发育情况,通过槽波地震和矿井物探技术前探工作面前方的构造异常。数值模拟技术可对构造影响下应力分布以及围岩变形规律进行预测,为开采设计给出科学支撑,构建构造数据库与地质模型,采用地质统计学办法分析构造分布规律,增强构造预测的准确水平与可靠性。
3.2 适应性开采方法选择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应选择相应的开采方法和工艺技术。在断层发育区域,根据断层规模和性质确定开采方案,对于落差较小的断层可采用过断层开采技术,通过调整工作面推进方向和支护方式安全通过断层影响区。对于大型断层应采用分区开采,在断层两侧分别布置独立的开采系统,避免跨断层开采带来的技术风险。在褶曲构造区域,需按照煤层倾角的变化调整开采方法,缓倾斜地段可采取长壁开采模式,急倾斜段必须采用倾斜分层或者水平分层来开采,针对构造复杂、煤层破碎的区域,应优先考量充填开采技术,依靠充填体支撑围岩、控制地面沉降,同时降低对构造稳定性的干扰。节理裂隙发育的软煤层可采用保护煤柱开采或条带开采,保持煤层的整体稳定性。
3.3 构造复杂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
构造复杂区域的安全防护需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防护体系。在顶板管理方面,应根据构造发育程度和围岩性质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构造破碎区域宜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或型钢支架,增强支护强度和可靠性。对于大型断层影响区域,应设置临时支护措施,在过断层前进行预支护处理。瓦斯防治方面,构造区域应加强瓦斯地质分析,建立瓦斯地质图,制定针对性的瓦斯治理方案。在断层和褶曲构造附近增设瓦斯监测点,提高监测频率和精度,及时发现瓦斯异常情况。针对瓦斯地质条件复杂的构造区域情况而言,应当采用卸压开采、保护层开采等区域性瓦斯治理办法,针对水害防治相关工作,应搭建构造含水性评价体系,开展针对断层导水性的专项评价,筹备探放水技术方案,处于接近含水构造的阶段,坚决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方针政策,借助钻探、物探等综合探测手段弄清水文地质条件,构建应急响应机制,制定构造区域的应急救援预案,配置对应的应急装备与救援队伍。
结束语
煤田矿山地质构造特征深刻影响煤炭开采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深入分析其基本特征,可理解对煤层及开采的影响机制。面对构造复杂区开采挑战,需建立分析预测体系,选适配技术并实施安全措施。以后应强化地质构造的相关研究,采用先进的勘探及模拟技术增强预测的精度,优化开采相关理论技术,发展相匹配的装备工艺,以实现煤炭资源科学开采和长久利用。
参考文献
[1] 段永强,倪柯强.浅析地质构造对煤炭开采的影响 [J].内蒙 古煤炭经济,2024(10):172-174.
[2] 郭晓旭.地质构造对煤炭开采的影响分析 [J].当代化工研究,2023(18):81-82.
[3] 宋凯林.地质构造对煤炭开采的影响因素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0(1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