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分层教学与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研究
钱俊似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摩围中学校 重庆 409600
引言:
体育课程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基本体育知识的同时锻炼运动技能,强健体魄,帮助学生缓解久坐带来的劳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运动水平等存在差异,这为体育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方向。结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法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打造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课堂,并且注重运动兴趣培养,满足学生需求。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层教学法围绕能力、兴趣、需求等基本点合理划分学生层次,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关注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特征,从教学策略、课程内容、评价方法等多个层面落实差异化教学,在因材施教原则的引领下完善课程教学。使用分层教学法时,不应简单根据学习成绩划分层次,而是多角度评估,关注学科能力、特长兴趣、发展需求等,使学生群体划分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为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课程教学最大化契合学生需求。目前,分层教学法已经在课程教学中起到了显著作用,有效增强了学生参与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发展潜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可能出现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较差、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此时,兴趣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内生动力。兴趣爱好是划分学生群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可以按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便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深入挖掘学生潜能 [1]。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沟通交流、日常观察等方式收集兴趣爱好信息,以此为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
例如,课前热身是体育课程教学中自由度较高的环节之一,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较多。以往,为了避免学生对单一热身运动产生枯燥心理,教师不定期更换运动内容。利用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置差异化运动项目。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太极拳、韵律操、慢跑、健身运动等方式作为课前热身运动,以较为感兴趣的方式衔接课前与课中,保持较为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体育运动训练中。
(二)定制个性训练方案
身体素质是影响体育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完成同一训练内容的时间、效率、质量等均会产生较大差别,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整体能量消耗较低,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会逐渐减少在体育训练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反之,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完成体育训练目标较为困难,会极大打消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身体素质这一因素完成学生分层,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例如,在立定跳远训练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举行小型测试,将小测成绩与学生以往的课堂表现联系起来,科学划分学生层次。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增加基础动作训练量,确保学生掌握正确动作规范和发力方式,避免产生运动损伤;成绩中等的学生强调技术熟练度,合理运用自身力量;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在保证动作标准度的同时细化技术动作,思考适合自身的跳远动作,在创新思维的促动下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运动能力。
(三)科学运用体育游戏
体育运动的竞技性较强,如果初中体育课程中技能训练和竞技比赛的占比过高,长时间缺少其他类型活动的调剂,学生可能产生阻碍体育训练的不良情绪。比如,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低而训练强度略高时,可能产生畏难心理,担心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从而逃避体育训练 [2]。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合理引入体育游戏,活跃课堂氛围,以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式推进课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带领学生熟悉篮球运动中“双手胸前传接球”这一动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只传不运”“传球跑垒”“二人传两球”等游戏,以较为趣味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基础动作的技巧,并在游戏中综合提升学生的耐力、灵敏度等体育素养。体育游戏支持下的体育课堂向学生展示了体育运动的魅力,起到了较好的运动兴趣提升作用。结合学生能力层次的不同,教师划分游戏小组,灵活调整游戏难度。
(四)落实分层课程评价
对于划分出的学生群体,教师需要细化课程评价,从各个群体的基础能力出发制定评价指标和具体标题,准确评估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取得的进步,最大化提升个人能力。除相关运动项目的测试成绩之外,老师应当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和体育训练中的实际表现,得出更加科学、综合、立体的评价结果,给出指导性较强的意见,便于学生提升运动能力和体育素养。
例如,以赛跑项目为核心开展分层教学课程评价时,教师分层评价,完善评价方式,优化课程评价。以 800 米跑为评价项目时,体力和耐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放宽跑步速度和时间的要求,聚焦于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提升进步。如果学生的课堂表现优异,则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标准,鼓励学生突破自己的体能极限,寻求更高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时,可以在学生个人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调动学习兴趣,使其热爱体育运动,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合理划分学生小组,结合个性化训练方案设计教学细节,在体育游戏中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且进行更加详细的分层评价工作,查缺补漏,发现并调整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龙宗宝 .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践行快乐体育理念的策略 [J]. 江西教育 ,2024,(48):53-55.
[2] 李轲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J]. 体育教学 ,2024,44(0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