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人身风险识别

作者

陈立杰 张美琪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 110136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能源结构低碳化的转型,以煤炭、石油为主题的能源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国家的光伏产业制度引导下,我国的光伏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光伏装机数量占比局域前列。在我国光伏发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周期长、管理难度较高等因素,电站运营期存在众多风险与挑战,而电站工作人员时刻暴露于风险之中,存在人身伤亡的可能性,因此对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人身风险进行识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易发事故为切入点,对光伏电站人身伤亡风险进行识别,确定风险影响指标,便于集中式光伏电站规避人身伤亡风险,促进电站安全长效生产运营。

一、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人身风险分析

(1)高处坠落

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会涉及到高处维修作业,运维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高处作业的攀登高度、安全绳有效长度、光伏支架锈蚀程度、安全带、防滑鞋等安全措施的设置情况以及高处维修作业环境的能见度等影响因素均会导致运维人员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2)火灾

在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可能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可能原因包括:

① 电站设备及危险品管理。机器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机械设备与可燃物的安全距离小于规定距离、电缆散热或隔热情况不良以及电站内可燃危险品的储量、存放等影响因素均会引起电站运营期火灾事故,导致人身伤亡。

②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员作业现场违规吸烟情况、人员动火作业有无资质等影响因素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人身伤亡。

此外,集中式光伏电站内的灭火器设置间隔、灭火器是否处于有效期内均会影响引发火灾事故。

(3)车辆伤害

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间内,涉及到车辆运输作业,电站内人员可能会遭受到车辆伤害。车辆行驶道路的路况(包括道路平整度、道路宽度、破路坡度等)、车辆行驶的最高速度,车辆驾驶人员的驾龄等影响因素会影响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4)电伤害

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间内,用电设备与人员的安全距离、用电设备的绝缘防护装置性能、用电设备外壳的接地情况、电站内电缆完好程度以及人员接触用电设备的防护情况等影响因素均可能导致电伤害事故的发生,对电站内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5)机械伤害

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间内,逆变器、变压器等用电设备的散热风扇防护罩固定情况、吊装作业时吊带的固定情况、员工上岗前培训时长、检修平台防滑装置的安放情况等影响因素均会引起电站运营期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造成电站内人身伤亡。

(6)物体打击

在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内,涉及到的设备、材料发生倒塌、倾覆等状况,易造成对现场工作人员的物体打击伤害。扣件、螺栓等器具强度、钢丝绳安全系数、防护栏杆、防护网、安全帽等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情况以及电站所处地区年平均最大风力等影响因素可能引发物体打击伤害。

(7)其他事故

在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内还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可能导致厂区内人员受到化学灼伤伤害,储能电池的完好程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电站在运营期内人员还可能发生淹溺、雷击等事故,年平均降水量、年恶劣天气日数是考量的重要因素。

二、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人身风险识别结果

结合上述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人身风险辨识,集中式光伏电站人身风险的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 1

三、风险管理

根据上述集中式光伏电站风险识别结果可以看出,影响人身风险的指标可分为电站安全管理、电站人员、自然因素以及机器运行等几方面,可针对上述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规避:

电站安全室确保人身安全的首要影响因素,因此高度关注员工作业时安全设施的设置情况以及使用情况,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有效,避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电站人员自身也是影响人身风险的重要因素,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情况以及年龄和身体健康情况等都需要格外关注,从根本上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次数;机器运行时长、设备降温通风等因素需要按时核实,避免因机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等连锁反应;自然灾害可在电站选址时统计地区自然灾害次数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因素,尽量规避自然灾害风险。

结论

本文以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营期易发事故为切入点对电站运营期间人身伤亡风险进行分析,得到一系列有关电站人身伤亡风险的度量指标,具体可分为电站安全管理、电站人员自身、自然因素以及机器设备等四大类,根据风险度量指标的提示对集中式光伏电站进行安全管理,有效规避人身伤亡风险。

参考文献:

[1] 田宏,张福群. 安全系统工程[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14.

[2] 赵生延 . 青海海南州光伏发电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价 [D]. 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23.

[3] 周瑜 . 光伏电站安全标准与事故预防措施研究 [J]. 大众标准化 ,2024,(22):89-91.